-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缉》音注泥娘分立.doc
《诗缉》音注泥娘分立
摘要:本文穷尽研究《诗缉》音注中声母互注情况,发现泥母自注、娘母自注,分界明显。《诗缉》卷首“清浊音图:辩音上浊者读如去声“泥母、娘母亦分立。福建邵武的严粲、黄公绍、熊忠等人能区分泥娘母,应该不是偶然,而是某种实际语音在起作用。
关键词:《诗缉》;泥母;娘母;分立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53-02
《诗缉》36卷,南宋严粲著。严粲,字明卿,一字坦叔,南宋邵武人,官清湘令。严粲,系严羽的族弟,二人年相仿,严粲《华谷集》之《李贾携诗眷见访贾与严沧浪游》有“汝与吾宗好,风骚更属谁”句,可证。
《诗缉》是为儿童学习《诗经》而作的蒙学读本。全书分卷首、正文两大部分。卷首有林希逸序、作者自序、靳甫短信、《诗缉》条例、《诗缉》清浊音图、十五国风地理图。《诗缉》成书时间大约在1224年以前,刻于南宋理宗淳佑戊申年间(即1248年)。《诗缉》现存最早刻本是元刻本残卷,另有明刻本、清刻本。笔者以清嘉庆十五年浙江听彝堂覆刻味经堂本为研究底本。
笔者穷尽研究《诗经缉》音切,发现泥母自注、娘母自注,分界明显。
《诗缉》中娘母自注8例。其中直音6例,如下:
(1)??音狃:女久切(《山有枢》“隰有??”)
(2)粗音纽:女久切(《南山有台》“北山有粗”)
(3)狃音纽:女久切(《大叔于田》“将叔无狃”)
(4)呶音?D:女交切(《宾之初筵》“载号裁呶”)
(5)?F音藐:女交切(《民劳》“以谨??F”)
(6)铙音?D:女交切(《采芑》“钲人伐鼓注:《周礼》有镯铙铎”)
反切2例,如下:
(7)黏,尼占反:女廉/尼占(《鸨羽》“不能稻粱注?p糯甚相类,黏不黏异耳”)
(8)女,尼据反:尼据/尼据(《出其东门》“序思保其室家焉疏注:宋雍氏女于郑?P公”)
泥母自注共16例。其中直音和“A,B之某调”标调注音12例,如:
(1)祷音泥:奴低切(《伐木》“谓作醢及鼹”)
(2)怒音溺:奴历切(《小卉》“怒焉如捣”/《汝坟》“怒如调饥”)
(3)鲇音拈:奴兼切(《鱼丽》“?o鲤注:鲤似鲇也”)
(4)鹎音宁:奴丁切
(《鸱鹗》“鸱鹗鸱鸹注:《释鸟》曰鸱鹗鹎鹅”)
(5)鼐音耐:奴代切(《丝衣》“鼐鼎及燕”)
(6)轴音纳:奴苔切(《小戎》“蓥以竣轴”)
(7)那音傩:诺河切(《鱼藻》“有那其居”)
(8)帑音奴:乃都切(《常棣》“乐尔妻帑”)
(9)浓音农,又如字:奴冬切(《蓼莆》“零露浓浓”)
(10)睨,年之去:奴句/奴颠 (《角弓》“见昵曰消”)
(11)弥,泥之上:奴礼/奴低(《载驱》“垂辔弥弥”)
(12)祢,泥之上:奴礼/奴低(《泉水》“饮饯于祢”)
例(9)“浓”《广韵》只收锺韵三等“女容切”一音,严粲又音来自《集韵》。《集韵》“浓”二收:锺韵三等“尼容切”,“《说文》露多也,《诗》‘零露浓浓…,又冬韵一等“奴冬切”,“《博雅》‘露多也…。“浓音农,又如字”我们认为如字指的是“浓”字常用音“女容切”,因此本文取“浓”字“奴冬切”。反切2例,如下:
(13)那,乃河反:诺河/乃河(《那》标题)
(14)猱,奴刀反:奴刀切(《角弓》“毋教猱升木”)
直音+反切2例,如下:
(15)?e音耨,乃豆反:奴豆/乃豆(《臣工》“序乃钱?n注:?n?e也”)
(16)?p音猱,乃刀切:奴刀/乃刀(《还》“遭我乎?p之闲兮”)
从上述24例音注我们可以看出,泥母和泥母自注,娘母和娘母自注,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分界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在严氏音中泥娘不混。
另外《诗缉》卷首“清浊音图:辩音上浊者读如去声”中分别将“年”、“尼”字与“颠”“天”“田”、“知”“痴”“持”排列成“全清、次清、全浊、不清不浊”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舌上音,更不混,如下:
“全清、次清、全浊、不清不浊为清浊四音。
全清……颠……知
次清……天……痴
全浊……田……持
不清不浊……年……尼
平上去入四声,其平声为全清者,其上去入皆为
全清,其次清、全浊、不清不浊者亦然。”
《切韵》时代是否有娘母,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李荣先生(1956)认为本来没有娘母,为求得端、透、定、泥与知、彻、澄相对的整齐局面,等韵家造出一个娘母。邵荣芬先生(1982)持不同意见,他根据曹宪《博雅音》、何超《晋书音义》、颜师古《汉书注》、慧苑对音、《韵会》等材料证明“泥娘的区别在中古是存在的”。邵先生在《切韵音系》第二章“切韵的声母”“娘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