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莞民俗节庆文化的利用情况及问题分析.doc
东莞民俗节庆文化的利用情况及问题分析
摘要:东莞要想实现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构想,就要认真总结挖掘和利用其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当前,东莞已积极采取了相关措施挖掘、利用民俗节庆文化资源,现已初见成效。综观东莞对民俗节庆文化的挖掘整合情况,现尚存在对其保护缺乏法规政策性保证、整理和研究尚不够深入、展示和宣传尚不够到位和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上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东莞;民俗节庆文化;利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2001年,东莞提出打造文化新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东莞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东莞的文化发展还是滞后的。一个城市终极优势的体现应该是文化。所以,今年8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构想。要想实现这一战略构想,认真总结挖掘和利用东莞民俗节庆文化资源的工作,充分发挥东莞民俗节庆文化在打造东莞文化名城中的作用,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东莞民俗节庆文化的挖掘、利用情况
(一)东莞对饮食起居习俗的挖掘、利用情况
东莞作为岭南古邑,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这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东莞的饮食起居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由于东莞饮食起居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明显的地域特征,对其挖掘、利用就成为东莞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1.积极培育东莞地方美食品牌
东莞的饮食集色、香、味于一体,深受东莞当地老百姓及外来人员的喜爱。然而,如果一个地区的文化不经过文化的宣传推动,其文化的影响力就可能只限于当地,难以发挥文化本身所具备的经济推动力。为此,在饮食文化的挖掘、利用上,东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各镇区开展以饮食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努力培育东莞当地的美食品牌,如东莞的道?蛭幕?美食节。2010年的道?蛭幕?美食更是提升为国家级水平,它紧扣尝美食、品文化的主题,仅5天时间,就吸引了50多万人次游客前来品尝各国美食。道?蛭幕?美食把东莞传统的美食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展示舞台,使东莞历史悠久的“道?螋铡薄暗?蛉馔琛薄暗?蛎追邸薄傲?船饼”等传统美食声名鹊起。对于道?蚨?言,美食是道?蛐蜗蟮闹匾?载,更是道?蛭蠢赐平橛?销自己的名片。
2.努力保护历史文化建筑
居住建筑习俗体现了人们在家庭与自然关系上的理念,是东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有先民居住至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虎门贝丘遗址、企石镇的万福庵遗址、南城区蚝岗遗址就是重要的见证。在今天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可贵的是东莞尚存留着体现不同时期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如黎氏大宗祠、可园、茶山镇的南社古村落、凤岗的雕楼、厚街河田村的方氏宗祠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建筑已成为了东莞的文物古迹,它是独一无二的,倘若不加以重视,随意让它遗失在现代的文明中,那么我们的城市将失去城市文化之根。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抢救历史文物势在必行。为此,2007年底,东莞市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通过这次普查,东莞全面整理汇总了调查资料、建设了普查数据库、编印了普查成果图册,对市文物家底实现了一次大摸底。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广深铁路石龙南桥旧址、东深供水工程、漳澎运河与水闸、东莞抗日史迹等一系列文物遗迹。同时,结合市文物资源特色,还分别开展了东江供水工程、客家村落与梯田、东江古堤、东莞抗日史迹四个专题调查。另外,鸦片战争遗址、可园、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大岭山抗日旧址等,是我市重要的文物,经过抢救维修后,现在它们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目前,东莞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77处。
(二)东莞对地方节庆习俗的挖掘、利用情况
地方节庆习俗对于团结教育人民、凝聚民心民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东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十分重视。
1.鼓励东莞地方节庆活动的开展与传承
一年当中,东莞传统的民俗节庆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等。随着东莞城市发展的进程,民间节庆中的地方传统不断得以更新和发展。一方面,传统节庆在简化和重构;另一方面,却又重构适应于时下的内容,使之焕发生机。例如春节,作为东莞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去在正月初一早上,人们都会穿戴一新。小孩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利士”(压岁钱)。邻里相见互相恭喜、道贺,家家正厅的八仙桌上摆上香案和供品,点燃香烛及牙香。在盛开的鲜花,挂满枝头的金桔映衬下,满堂馨香,节日气氛非常浓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春节的节日氛围已大不如前。为了鼓励这种地方节庆活动的开展与传承,市政府往往会鼓励各镇区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如舞狮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