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照顾18载流浪汉踏上回家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代人照顾18载流浪汉踏上回家路.doc

两代人照顾18载流浪汉踏上回家路   安徽省枞阳男子黄见平失踪22 年,母亲以为他死了,每逢春节都会摆上一副空碗筷,象征“ 一家团圆”。可就在2016年1月,黄见平突然“起死回生”被民警送回了家,这全靠一群好心人18年的接力照顾,直到帮他找到回家的路。   相遇,摊位上来个陌生男子   尽管时间已过了18年,安徽芜湖的徐占英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初次见到黄见平的情景。那是1997年正月初四一大早,她的废品收购点来了一位邋遢的流浪男子,他衣着单薄,头发长而凌乱,佝偻的身子散发着阵阵异味,手里拿着一些捡来的废纸盒,说是换钱讨口饭吃。出于同情,徐占英除了给该男子几块钱,还盛了饭菜递了过去,对方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两大碗。   大过年的,想想自己过去也捡过破烂,心里看着难受,就和他谈了起来,发现他有些智力障碍,说不清名字,也讲不清家在哪里。除了说“浮山”、自己姓黄外,被问多了就是憨厚地笑。   随后的几天,流浪男子多次出现在徐占英的废品摊前,常拿着一些捡来的废纸盒,而说得最多的就是“饿”,徐占英见他有些可怜,照样每次给他钱,还拿糕点、水果给他吃,流浪汉也不拒绝。该男子的举动引起徐占英的好奇,经过打听,有人告诉她,流浪男子以前整天在峨桥镇上转,住在一个涵洞里。徐占英和儿子四处寻找,最终在峨桥镇岳山附近一个废弃的涵洞里发现了黄见平的“家”,里面除了二三件破旧的衣服和垃圾外,地上一窝荒草就是“床”。看着这场景,徐占英忍不住心酸,赶紧让儿子回家抱来一床棉被。   决定,两代人照顾他18年   就这样,这名流浪汉成了徐占英家的“常客”。当年,徐占英41 岁,一家三口在做废品回收生意,上有一对80多岁患病的公婆需要照顾,儿子还在上高中。   30 多岁的黄见平虽然有些智障,但还会捡些废品来卖,他从不闹事,胆子也小。徐占英于是和丈夫商量,准备收留黄见平。在得到丈夫和儿子的同意后,徐占英告诉黄见平,不要整天捡废品了,以后就到店里帮帮忙,如果愿意的话就住到家里。   “我也捡过垃圾,知道他的苦,他住在野外没吃没穿,我想管管他,不然我良心过不去。” 黄见平感激地望着这位大嫂,喊了一声“妈!”泪水瞬间从眼眶溢出。从此,黄见平结束了4年的流浪生活,成了徐占英家庭的一员。   有了安身场所,黄见平的生活大变样,他再也不用露宿涵洞,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了。每天,徐占英一家吃饭的时候,总忘不了给黄见平留一份。每次吃饭,徐占英总是把黄见平爱吃的菜往他的碗里夹。一日三餐有保障,黄见平身体恢复得较好,也能帮着徐占英做一些搬运废品的小事。   接力,“流浪汉”融入温暖之家   转眼间,徐占英的儿子从修义到了结婚年龄,但家里多了老黄这样一个无亲无故的“亲人”,其他亲戚朋友都捏着一把汗,纷纷担心从修义娶不到老婆。   一次,徐占英的堂妹直截了当地说:“姐,我看把老黄送福利院吧,否则修义的婚事会被耽搁。”徐占英听了没立即回答,沉默片刻,她顿了顿说:“黄见平在我家已生活了这些年,让他离家再去流浪,我做不到!我不担心儿子的婚姻,宁可儿子迟几年结婚。我就不信找不到通情达理的媳妇!”   果然邻村有一位叫徐外秀的姑娘,被徐占英一家收留流浪汉的义举所感动,她毅然嫁入徐占英家,成为她的儿媳妇。徐外秀打心眼里对婆婆非常敬佩,从不把老黄当作外人看,老黄的衣服她总是抢着洗。每次上街,徐外秀都要问一下老黄:“黄大哥,你今天最想吃什么?”在奶奶和妈妈的影响下,徐外秀的儿子从嘉辉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很懂事,有好吃的东西每次会分享给老黄,喊黄见平为“大伯”。放学回家,他就把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讲给老黄听,逗得老黄经常呵呵欢笑。遇到下雨天,黄见平总是跟在小嘉辉后面,送他到学校上学。   岁月匆匆,徐占英的丈夫因病去世后,年近六十的徐占英也患上了多种慢性病,徐外秀从婆婆手里接过照顾老黄的担子。   徐外秀和丈夫在峨桥农贸市场开了个小店,专门给老黄在自己房子后面搭建了两间砖瓦房,买来液晶电视装上空调,让他住得舒适。一次洗澡时,从修义发现黄见平的大腿上长着一个瘤子,当时没有多想,时间长了,瘤子长得有馒头大小,有一次竟然出血,将徐占英一家人吓得不轻。徐占英把人带到当地医院,医生说瘤子他们不敢开刀,还是到芜湖市区的大医院看看,于是,黄见平住进了芜湖一家大医院,住院和手术的十多天里花了近万元,在身边陪护的也是徐占英的儿媳。   在外人看来,为了一个毫无瓜葛的陌生人,徐占英婆媳算是摊上了麻烦。可徐占英说:“现在全家老小早已把老黄当成自家人了!”   转机,退休老师搜到了线索   能够回到生养自己的故土,也是黄见平的心愿,但苦于多方调查一直没有任何线索。   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退休教师周尤桂是个热心肠,他多次去繁昌县的浮山乡调查,又根据黄见平提供的“枞阳” 、“牛集乡”、“双花村”、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