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的约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千年的约会.doc

两千年的约会   抵达长沙,正是农历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气节。当地气温已达零下3摄氏度,即便是冬季,在温润的江南也属罕见。诸事办完,我便急着想去寻访贾谊故居。上中学时,就在语文课本上读过贾谊的文章,《过秦论》、《论积贮疏》等名篇,早已耳熟能详。   清晨起来,天上竟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好不容易拦住一辆出租车,听说我要去贾谊故居,司机并不答话,直接踩油门起步,显然是轻车熟路。路况不好,车子开得极慢,如蜗牛散步,司机并无半句怨言,反倒有几分欣喜,说十几年没见过今天这样的大雪了。长沙的出租车便宜得出奇,起步价才3元,每公里1.8元。下车时,司机又热情地为我指路,从这条街进去,往前走大约几十米就到了。   迎面就看见一堵围墙,约有四米多高,通体刷成雪白,上书四个黑色大字:“天下太平”。这里就是太平街,两旁均为仿古建筑,白墙青瓦,大红灯笼高高挂,古朴整齐。街道略显狭窄,笔直地向前延伸,直至隐入淡淡的烟雾中,不见尽头。身临其境,我仿佛走进了一幅泼墨山水画中,浓淡有致,韵味十足。   街上行人稀少,薄薄的积雪四处可见,脚下的青石板路昨晚已冰冻,坚硬湿滑。来之前我毫无防备,脚上的硬底皮鞋此时更像溜冰鞋,稍不留神就一个趔趄,还未见着贾谊,差点就行了几个大礼。我像个小脚老太太,小心翼翼地碎步慢行,忽然就理解了古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好在路途不远,不久就看到了贾谊故居的大门。   售票处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子,铝合金玻璃门关得严严实实,里面有两个中年妇人,正围着电暖器烤火。见我掏出十元钱,玻璃门打开,露出一条缝,先把钞票收进去,又吐出一张门票,随即关上。整个买票过程,就像一出哑剧,虽互不相识,倒也算配合默契。天气实在太冷了,冷得没人愿意多说半句话。事后才知,长沙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严寒,雪灾正悄悄逼近这座千年古城。   贾谊故居位于长沙市太平街19号,由此西行百余步,就是奔流的湘江。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贾谊被贬至长沙,任长沙王太傅,在此居住三年有余。贾谊故居又名贾太傅宅、贾太傅祠,经历代百余次大修或重建,但基址未变,现存建筑风貌,为1996年长沙市人民政府依明清风格修复,内有贾谊井、古碑亭、碑廊、贾太傅祠、太傅殿、寻秋草堂等景点。   我从千里之外赶来,只为赴一个千年的约会。推开历史的大门,眼前是一个简朴的小院,里面植有翠竹、铁树等植物,满目苍翠,迎风傲雪。也许是受天气影响,我是唯一的游客,没有导游,也没有了往时的喧嚣,院内空旷,清冷寂静,唯有雪花片片而下,落地有声。在这个飘雪的上午,这片小小的天地,只属于贾谊和我。我尽情地享受这份宁静,脚步也不由得放轻了,生怕打扰先人的思绪。      院内左侧有贾谊井,是贾谊当年取水和乘凉之处,也是唯一留存至今的古迹。右侧有古碑亭,内有两块残缺的石碑,斑驳的文字记录了历代毁建相继之事。当中便是贾太傅祠,青砖红瓦建筑,线条简洁,与普通民宅无异。拾级而上,跨入朱红的大门,厅堂正中立着贾谊铜像。贾谊身着汉服,右手执笔,左手抚案,端坐于堂前,眉清目秀,气宇轩昂。我凝视良久,这应该是年少得志时的贾谊吧。   汉高祖七年,贾谊生于洛阳,自幼饱读诗书,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年至十八,贾谊之名已传遍郡中,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河南郡守吴公慕名求贤,将他招为幕僚,待如上宾。汉文帝即位后,又将贾谊招为博士。作为当时最年轻的皇室智囊,贾谊果然不负众望,向文帝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意见,并写下了《过秦论》、《论积贮疏》等千古名篇。不到一年,文帝就将他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此时的贾宜,年仅22岁,年少得志,意气风发。   贾谊的满腔报国热情,都化作了笔下锦绣文章,敏捷的才思,深刻独到的见解,很快就让他名震朝野。文帝大喜过望,越发对这个天才少年宠爱有加,欲再加提拔重用,让他登上公卿之位。为了给贾谊升官,文帝花了不少心思,还破天荒做了一次民主测评,向众大臣征询意见。不料弄巧成拙,反遭到周勃、灌婴等老臣们的一致反对:“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又或许是听信谗言,总之文帝改变了初衷,从此疏远贾谊,并将其贬至当时的南部边疆长沙,任长沙王太傅,有名无实的闲职。   放逐的途中,贾谊路过湘江,触情生情,遂“投书以吊屈原”,作《吊屈原赋》。“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机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愤懑与伤感,极尽流露。贾谊虽谪居边关,依然心系天下苍生,时刻关注着国家命运。当时的西汉政府允许私人铸钱,当他看到其中危害时,立即写了《谏铸钱疏》,建议文帝禁止私人铸钱,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位卑未敢忘忧国,当然他也希望重新回到政治中心,施展平生抱负。   长沙气候湿热,贾谊难以适应,在孤独和忧郁中度过了三年有余。直至28岁时,文帝突然心血来潮,下令将其召回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