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大收购华友再造版图.doc
盛大收购华友再造版图
“作为股东,我个人完全会支持把这个事情(盛大收购华友世纪51%股份)做成。我也能接受盛大收购的报价。”6月9日,华友股东、前华友世纪CFO刘晓奚向记者表示。
6月8日,盛大网络和华友世纪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已经达成一项最终协议,将由盛大网络(NASDAQ:SNDA)旗下全资子公司收购华友世纪(NASDAQ:HRAY),每股收购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凭证4.00美元,共收购51%的完全摊薄已发行普通股,交易金额约为4620万美元。
至此,4月底开始陷于收购纷争的华友世纪命运已基本确定。华友世纪的董事会最终放弃了董朝晖代表的独立财团几乎相同的收购要约,转投盛大的怀抱。
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继宣布分拆游戏上市之后,盛大变身控股公司的又一步。盛大原总裁唐骏预计,盛大未来可能会把盛大文学、音乐等业务装进华友,对盛大来说等于又重新布了一个局,为打造控股公司雏形奠定了基础。
从转型到被收购
2000年,原信息产业部批准华友世纪为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sP),并向其颁发了国内第一张增值电信业务运营许可证,而借助移动梦网开放的手机短信商业平台,华友世纪成为移动梦网业务的开拓者,仅凭借彩铃下载和短信投票等几种应用,它就挖到了第一桶金。
2005年2月,华友世纪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7052万美元。就在当年5月份,华友世纪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490万美元、净利润560万美元。而从2005年开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二次确认、免费试用”等SP新政,让华友世纪等sP们的日子不再好过。2006年11月16日,华友世纪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其净利润为16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下滑5.6%,同比下滑68%。作为一家以无线增值业务起家的公司,华友世纪原来的优势已经变为劣势。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纷纷自己开发增值业务的同时,华友世纪的利润大幅下滑,双重夹击下,华友世纪不得不进行业务调整。按照华友世纪董事长王秦岱的想法,华友世纪开始向娱乐帝国转型。2005年lO月,华友世纪联手华谊兄弟签约张靓颖。11月,华友世纪收购飞乐唱片60%股份,并将其更名为华友世纪飞乐数码音乐,同月,华友世纪投资成立华友数码传媒公司,合并了其在音乐领域的所有投资。12月,华友世纪斥资3500万元战略投资华谊兄弟音乐,同月,华友世纪以410万美元全资收购手机游戏服务商上海岩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华友世纪还收购了鸟人艺术、华友金信子音乐等唱片公司,2008年9月9日,华友世纪宣布正式推出经纪公司,并签下首位艺人李小璐。至此,这家sP公司已经全面向传统娱乐业转型,华友世纪打造的娱乐帝国的雏形已经出现。
而向娱乐业的转型并没能拯救华友世纪,今年一季度,华友世纪净亏损210万美元,其中,无线增值服务收入为790万美元,同比下降28.6%。在利润的重压下,为了改善经营,华友世纪开始裁员缩减成本。虽然华友世纪的总裁兼CEO向松祚表示公司裁员只是为了提高内部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但选择在此时裁员,无疑加大了外界对华友世纪经营不善的猜想。另外,向松祚对外界表示,公司仅裁掉了30%的员工,而在一些论坛上,有以华友世纪员工身份出现的网友发帖声称:“华友世纪裁员高达50%,剩下的主要就是财务、人事、行政等部门的人员,销售和渠道部门的员工不到100人。”
艾瑞分析师赵旭枫认为,华友世纪的业绩一直不好,已经亏损很长时间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华友世纪是无法等到3G应用井喷式爆发到来的那一天,选择出让51%的股份是生存所需。
3G新应用成为收购基础
从业绩走下坡路开始,华友世纪似乎一直摆脱不了“收购”这样的字眼。据盛大前总裁唐骏透露,两年前,盛大就想收购华友世纪,后因为盛大当时并没有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得收入的业务,再加上不看好SP的发展前景,导致收购议案搁浅。
而2007年年底,华友世纪又开始与光线传媒进行合并,但数月后,双方由于“对未来发展战略的不一致”,宣布合并破产。
今年4月份以来,华友世纪又一次成为抢手货,由欢乐传媒CEO董朝晖牵头的联合投资财团BestProspect OverseasLimited发出了收购华友世纪51%发行股的要约,后由于华友世纪的沉默不做应对,这次收购以独立财团撤回要约而结束。
而与此同时,盛大再次提出收购华友世纪,这是华友世纪第四次卷入收购事件。为何此次华友世纪的董事会一致推荐华友世纪股东接受盛大的要约收购?而风光不再的华友世纪又为何一再成为盛大等企业争相收购的对象?
在公告发布之初,记者曾就两家企业的合作采访过双方,但他们均未给出回应。如果说两年前,盛大试图收购华友世纪,还只是基于对sP业务一个不太明确的规划,那么今天,盛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