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草术探讨
肿瘤微环境与转移之间中医阴阳平衡相关性的探讨
李志鹏 1 李垣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9; 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29)
摘 要 肿瘤微环境主要通过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免疫反应,孕育肿瘤干细胞等途径促进肿瘾发生转移。从中
医学角度分析,在肿瘤微环境内部有一个呈动态发展的阴阳失衡状态。探讨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思考
这种动态发展在肿瘤治疗中的关系,并提出对微环境的具体干预措施,以期为肿瘤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肿瘤阴阳平衡转移微环境
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4)05-αlO4-O3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是指肿瘤在生长过 统,在靶点处形成新的克隆,有效地逃避机体免疫清除等事
件在内的一系列级联反应(3) 。而 Paget 提出的种子-士壤学
程中,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不可分的局部稳态环境。
它不仅包括肿瘤细胞、炎性细胞、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免
说认为,转移的要素是肿瘤细胞(种子)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疫细胞、血管相关内皮细胞等还包括细胞外基质、细胞趋化
(土壤) ,即在转移之前肿瘤可能已经在开始准备土壤,以
因子、生长因子、基质降解酶等(1) 。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肿瘤
营造生存环境I呵。正常细胞与其周围的组织环境之间存在动
间质细胞和生长因子与肿瘤的转移密不可分。用中医理论解
态平衡,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可以调控细胞的活性,决定细
读肿瘤的转移过程,其实是正(宿主)与邪(肿瘤)相争的过
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细胞表面相关因子的分泌和表达。而肿
程,也是机体内环境阴阳平衡被打破的一系列恶性循环过
瘤发生转移的过程则是不断打破这一平衡的恶性循环过程。
程。人体脏腑组织的物质基础与机能活动,类似于中医学的 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就需要不停地建立适于自己生长的外部
阴和阳,阴阳两纲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及其运动状态的代表,
组织环境。这一规律贯穿于整个肿瘤发生、进展的过程,是肿
瘤不断恶变并发生转移的基础[句。这一在恶性肿瘤发生过程
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在正常情况下,人体
阴阳相互对立,互根互用相互消长,相互转化,以维持机体 中不断被塑造的组织环境即肿瘤微环境。
的平衡与稳定。阴阳失衡的大环境之下,肿瘤的发生发展必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和统一的有机整体,当受
然产生病理变化,并进一步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并不
到内因影响或者外因侵袭时,机体内外相对平衡及人体内
断恶性循环,使得肿瘤更易发生转移。现试从中医阴阳平衡
环境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中医的阴阳平衡是指人体的
角度探讨肿瘤微环境与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能为肿瘤的
健康状态,健康的人体,生命物质运动处在一种稳定有序的
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与切入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我国区域生猪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pdf
- 考虑轻烃收益的炼油厂氢气资源优化策略.pdf
- 考虑需求侧资源的新型电网规划模式.pdf
- 耐用性资源约束下应急实施流程的优化.pdf
- 耕地后备资源中新增耕地的调查评价.pdf
-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分析——以正安县为例.pdf
- 聆听专家精彩演讲,心怀西部教育之梦.pdf
- 职业发展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资本开发.pdf
- 职业成功的资本论构建个体层面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综合模型.pdf
-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现状的思考.pdf
- 肿瘤标志物CEA、CA15-3在监测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中的临床意义.pdf
- 肿瘤肾脏切除在转移性肾细胞癌治疗中的意义.pdf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N0期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pdf
- 胃癌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pdf
- 胃癌Oct-4、β-catenin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pdf
- 胃癌区域转移淋巴结中锌指蛋白13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关系及意义.pdf
- 胃癌皮肤多发转移2例报告.pdf
- 胃癌眼部转移临床特征分析.pdf
- 胃癌第五转移与第三根治原则.pdf
- 胃癌腹腔种植转移模型小肠电生理变化及哇巴因干预效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