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达伶港船长”的海量.doc
“达伶港船长”的海量
短短4年内,“达伶港”在上海滩名声鹊起,已成为拥有5家连锁店的餐饮业“联合舰队”。20万元起航的年轻“船长”尤辰,如今拥有1200余名同舟共济的员工,资产超过了1个亿,还成功影响了上海、成都等大城市的餐饮业经营格局,一举成为川菜餐饮的领军人物。在尤辰面前,谈餐饮业的经营之道,聊川菜的风味,对记者而言,那是请教,毕竟隔行,也不是个美食家。其实,尤辰面对媒体已轻车熟路,成功的本土餐饮业企业家自然是各路记者采访的亮点。话题中不经意地流露出;‘航海、船长、远航”等字眼,颇能引起尤辰的兴趣。自然,门庭若市的“达伶港”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前三的上海港,风马牛不相及;“达伶港船长”的比喻和驾驭8500TEU大型集装箱的远洋船长,沾不上边,可尤辰却相当关注,津津乐“问”,还一再表示欢迎航运业的朋友来“达伶港”。其实,航运业的朋友也常靠“达伶港”的码头。但他们不知道,这个码头的主人是航海的知音,从小就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航海梦。
航海志趣
长大当一名驾驭巨轮、驰骋大海的船长,是尤辰少年时代的志向。大海的呼唤,船长的气魄,让尤辰魂牵梦绕。其实,1964年出生在上海的尤辰,如今在商海中搏击风浪,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出色的“船长”呢?而那时,尤辰对名副其实的船长情有独钟。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个初中生的尤辰,口袋里的零花钱,常常只有5角。这5角钱,他每两个月还要花一半在购买《航海》杂志上,如饥似渴地汲取航海知识,为了圆自己的航海梦。尤辰曾立志报考大连海事,大学。说起往事,尤辰感慨万千。远航,好男儿志在四方。虽说时过境迁,尤辰这个航海界的圈外人,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航运的发展、船长专业水平的提升、航海活动等,依然十分关心。曾问起饭店起名为何带个“港”字,尤辰意味深长地一笑,哦,一切尽在不言中。
海阔天高
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改革在斗国大地初露端倪,人心思变。1985年,尤辰从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一机部上海自动化研究所。壮志未酬的尤辰,不久就打破了手中的”铁饭碗”,辞职创业。尤辰心中似乎有些歉疚,因为当时父子俩为此事还干了一架,一个是心意已决,一个是坚决反对。尤辰只身闯荡成都,开始了自己斜业的航程。
冲浪自然是弄潮儿的本性。在上个世纪末出国风潮涌动上海滩的时候,尤辰出海出洋了,来到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书写了一段难能可贵的人生航迹。人生地不熟,从异国社会最低层起步奋斗的艰辛,让尤辰增长了阅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澳洲一家俱乐部属下的西餐厅,刚刚卸下行囊的尤辰找到了一份洗碗工的活。勤快、机灵的尤辰从洗碗工、切配、厨师长,一步一个脚印,几年内,最终成了西餐厅的承包人。德国老板的言行,也让尤辰体验到了管理的严格、人性的善待和开明的风范。一日,尤辰为食客烧烤 12块牛排,有一块牛排还欠2分钟的烹制火候。为人严谨、一板一眼的德国老板非常不满,一怒之下,将12块牛排,统统扔到尤辰的脸上……恰恰是这位在工作质量上近乎苛刻的老板,在尤辰生病时,伸出了援手,表达了关爱。洗碗工尤辰被流感击倒。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签证又过期了。尤辰发高烧,浑身火烫,但不敢出门就医,蜷缩在床上。德国老板问讯赶来,连夜驾车把他送进了医院,并彻夜不眠,陪伴左右。
最让尤辰肃然起敬的是“宝马事件”。那天,俱乐部的大老板驾着宝马车前来就餐。尤辰随口问起宝马车的身价,俱乐部大老板傲慢地讥讽:“一辆宝马可以买下你们半个中国广西餐厅的德国老板冷冷地回敬他的雇主和同胞,他曾去中国旅游,亲眼目睹宝马车出现在出租的行列。人类文明中关好、正直的情义,让尤辰受益匪浅。在澳洲的土地上,尤辰在自己的奋斗中,在心灵的成长中,追求着不断上升的感觉。1995年,尤辰回到了上海。2000年,“达伶港”的招牌首次在百乐门19楼亮相。
待客海量
尤辰的经营之道首选就是“餐饮批发”,少做餐饮零售。饭店批发上餐桌,听来蛮新鲜的。其实,去“达伶港”就餐,就能体会到盛装满放的“吞吐量”。那里的菜盆清一色选用大号的,不管一桌就餐的人数多少,一律大盆上菜,而且满装。饭后,还送5斤西瓜。“达伶港”每年赠送食客的西瓜重达700余吨。莱肴丰盈当然让食客,尤其是座无虚席的大团队饱亭口福,印象深刻。“达伶港”食客的回头率自然高居不下。出手大方,有时候也是一柄“双刃剑”,对小斟小酌、三三两两的食客们,会有点菜的尴尬。不少大团兴高采烈,一些散户进退两难。浪费之嫌、分流之虞,恐怕是不少餐饮老板的心头大忌。然而,尤辰不改初衷,经营理念独树一帜。
在大学埋头数学专业的尤辰,习惯以数学逻辑、量化概念,去从事、分析、衡量自己的经营活动,。他以1人1桌和10人1桌为例,生动阐述了自己的密度经营理论:“达伶港”迎来一对恋人,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