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主要致病环节★都是引起机体缺氧。 脑对缺氧极为敏感,急性缺氧可致头痛、情绪改变、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脑细胞肿胀、变性、坏死以及脑水肿。 窒息性气体导致机体损害的机制复杂,在治疗上需综合处理,除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解毒治疗外,脑水肿和其他缺氧性损伤的处理是防治的关键。 * ㈠一氧化碳中毒 ⒈理化性质: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为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相对密度0.967,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不易被活性炭吸附。爆炸极限12.5%。 * ⒉接触机会:由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工业中接触CO的作业甚多,主要有: 煤气制造; 炼焦,冶金工业、机械制造业中的冶炼、铸造等; 井下爆破; 化学工业中用CO作原料; 有加热炉、加热窑的工厂及车间。 家庭煤炉、燃气热水器、土炕等也可接触高浓度CO。 急性中毒CO中毒 (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病。北方地区生活性CO中毒极为常见。 * ⒊毒理 CO经R道吸收迅速,入血后80%~90%与Hb中的原卟啉Ⅸ的亚铁复合物发生紧密而可逆的结合,形成HbCO。约10%~15%与血管外的含铁P,如肌红P、C色素、氧化酶等结合。 CO体内不蓄积,大多以原形经肺随呼气排出。 血中HbCO含量,与空气中CO浓度、接触时间和人体活动状态有关。 * ★ CO与Hb的结合能力比O与Hb大240倍,形成HbCO后的Hb,不仅失去了携O能力,还影响了HbO2的解离,使Hb氧解离曲线左移,阻碍了O的释放和传递,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窒息。 * 高浓度CO与肌红P结合,影响O从毛细血管弥散到C内线粒体,损害线粒体功能。 CO还能与线粒体中的C色素a3结合,抑制C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阻断电子传递链,延缓还原型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氧化,影响C呼吸和氧化过程。 * 急性CO中毒时,体内血管吻合支少而代谢旺盛的器官如大脑、心脏,最易受到损害,导致脑水肿,脑血管循环障碍,可导致脑血栓形成,脑皮质基底节和苍白球缺血性软化、坏死和广泛的脱髓鞘病变,心肌可见缺血性损害。 少数患者周围神经也可见脱髓鞘改变。 * ⒋临床表现和诊断 ⑴ACMP:ACMP的诊断原则主要根据吸入较高浓度CO的接触史,CNS损害的临床表现,结合血中HbCO测定及现场卫生调查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后,依据《职业性急性CO中毒诊断标准》(GNZ 23-2002) 进行诊断和处理(表4-6)。 中、重度中毒应注意与脑血管意外、安眠药中毒、糖尿病等引起的昏迷相鉴别。 * 表4-6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分级 诊断标准 处理原则 接触反应 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消失者。 从事原工作 轻度中毒 具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①出现剧烈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②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10%。 经治愈后仍可从事原工作 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者,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30%。 经治疗恢复后,应暂时脱离CO作业并定期复查,观察2个月如无迟发性脑病出现,仍可从事原工作 重度中毒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者:①意识障碍程度达到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②患者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者:脑水肿;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50%。 应调离CO作业,视病情安排治疗和休息 * 表4-6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续 分级 诊断标准 处理原则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 急性CO中毒意识恢复后,经2-6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①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②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③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④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或出现继发性癫痫。头颅CT检查可发现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脑电图检查可发现中度及高度异常。 永远调离CO及其他神经毒物的作业,视病情安排治疗和休息 ⑵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CO是否造成慢性中毒,尚有争论。 * ⒌急救与治疗 急性中毒患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 立即给予氧疗,有条件者尽早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年,跨境电商数据合规性风险评估与合规体系建设指南报告.docx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二》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JGT 366-2012-外墙保温用锚栓.pdf
-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docx VIP
- 课件mike新11hd so nam模型培训教程.pdf
- 《控制工程基础》教案.docx VIP
- Q∕GDW 11021-2013 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