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第8版)2014环境与健康2.pptVIP

《卫生学》(第8版)2014环境与健康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人和环境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污染物的吸收 环境污染物被人体吸收的途径: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 环境污染物经呼吸道吸收的特点 快 不经过肝脏转化 环境污染物经呼吸道吸收 的影响因素 气体、蒸汽态:分压及血/气分配系数 微粒:粒径、溶解度等 劳动等特殊状态、环境气象因素等 思考题 面对突然吸入大量有毒气体(急性暴露)造成健康损害的病人,在现场如何进行紧急抢救? 环境污染物经消化道吸收的特点 和影响因素 小肠为主 肝肠循环 影响因素:消化道的pH 胃肠道内容物、排空时间等 污染物的脂溶性、肠道细菌及肠道蠕动状况等。 环境污染物经皮肤吸收的特点 和影响因素 主要经表皮,少量经毛囊、汗腺、皮脂腺 透过三层屏障 ——表皮角质层:阻止分子量300的物质 ——连接角质层:阻止水、电解质、水溶性物质 通过脂溶性物质 ——基膜(表皮与真皮间):阻止少数物质 不进入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 思考题 面对突然因皮肤接触有毒液体(急性暴露)而造成健康损害的病人,在现场如何进行紧急抢救? (二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分布与 贮存 分布 特点:不均匀 原因: 血流灌注速度 亲和力 屏障作用 (二)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贮存 靶器官:多数情况下污染物贮存的部位就是毒物直接作用部位,称为靶部位(靶组织或靶器官) 贮存库:化学物含量高,但不显示明显毒作用的部位 ——血浆蛋白(白蛋白为主)是暂时贮存库 ——肝、肾、脂肪组织是多数污染物的 贮存库,可通过硫蛋白 (二)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贮存 贮存的意义:保护,不引起急性中毒 物质蓄积:慢性中毒的基础 (三)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转化 生物转化 两个阶段 两种结果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转化的结局 生物解毒作用(detoxication) 生物活化作用(bioactivation) 四 、环境污染物的常用毒性参数及安全限值 Exposure Concepts Different toxic responses may arise from different: Routes of exposure. Frequencies of exposure. Duration of exposure (acute vs. chronic). Duration Frequency of Exposure Acute exposure - less than 24 hours; usually entails a single exposure Repeated exposures are classified as: Subacute - repeated for up to 30 days Subchronic - repeated for 30-90 days Chronic -repeated for over 90 days Fundamental Rules of Toxicology Exposure must first occur for the chemical to present a risk. The magnitude of risk is proportional to both the potency of the chemical and the extent of exposure.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 (amount of chemical at the target site determines toxicity). 衡量污染物毒性的常用指标 常用的毒性指标 (一)致死剂量(lethal dose)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最小致死剂量(LD01) 最大耐受剂量(LD0) 半数致死剂量(LD50) Lethal Doses (二)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量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 ——在设定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观察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动物)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变化的最低剂量。 (三)未观察到有害作用量 (no ob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