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前后南京在中日双方眼中的地位和价值比较.pdfVIP

沦陷前后南京在中日双方眼中的地位和价值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沦陷前后南京在中日双方眼中的地位和价值比较.pdf

·史论· 沦陷前后南京在中日双方眼中的地位和价值比较 邢烨 [摘 要] 关于南京的特殊地位这一问题,学界在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多有涉及,对于南京是当时中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的重心这个认识也十分清楚。但是,中日双方在南京沦陷前后南京地位和战略价值的认识差异之大,使得 二者在南京之战中持有不同的态度,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从侧面解释了南京大屠杀的成因。 [关键词] 南京地位和价值 比较 ~乡?但守~舟占总ε~舟~川玛吧,否也争~虫在否恒心~必ι尘占~乡、ε尘世记丹ι弘艺茸任川5否可/三 不守之间徘徊。 11 月中旬,蒋介石连续召开了 在以往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过程中,学界对 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在这三次会议中,这些高级 南京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幕僚并未圄于南京是首都就必须死守的观念,认 但是,在日本当局和国民政府的眼中,当时的南京 为不应在南京作没有军略价值之牺牲,反对 究竟是首都还是前首都,其象征的政治意义 是重要还是次要,南京之战对中国的整个抗战是 固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作战 举足轻重还是无足轻重?这些问题还没有做专门 组组长的刘斐认为应坚持持久消耗战略原则,要 系统的比较研究。本文拟从中日主观认识的差别 从全盘战略着眼,同敌人展开全面而持久的战争。 人手进行探讨,希望能有助于深化对南京大屠杀 南京是首都所在,不作任何抵抗就放弃,当然不 史的研究。 可。但不应以过多的部队争一城一池的得失,只 用象征性的防守,做适当的抵抗之后就主动地撤 一、国民政府对南京守与不守的最终决 退。③李宗仁认为在战术上说,南京是个绝地, 策 敌人可以三面合围,而北面又阻于长江,无路可 自 1927 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经过十年的 退。以新受挫折的部队来坐困孤城,实难望久守。 发展,南京逐渐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历史没有攻不破的堡垒,何况我军新败之余,士气 心,呈现出一派成为一个伟大国家首都的景 颇受打击,又无生力军增援;而敌人则夺标在望, 象。①除此以外,南京也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军 士气正盛,南京必被攻破。与其如此,倒不如我们 事基地之一。就计划构筑的工事来说,扣除拨交 自己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而我们将大军撤往 地方办理和尚未动工的分区计算,首都分区计划 长江两岸,一面可以阻止敌人向津浦线北进,同时 建筑的工事为 527 座,分别占江浙区和全国计划 可以拒止敌人的西上,让他徒得南京,对战争大局 构筑工事的 20.229岛和 13.20% ,实际构筑的工事 为 469 座,分别占江浙区和全国实际构筑工事的 ① 《当部队向前线迸发时,脸色阴沉的群众离开南京》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