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八章遗传信息传递从dna到rnadna-rna
RNA编辑的另一种形式是尿苷酸的缺失和添加。 由指导RNA(即guide RNA)来完成,指导RNA含有与编辑后mRNA相互补的核苷酸序列。指导RNA与被编辑区及其周围部分核酸序列虽然有相当程度的互补性,但该RNA上存在一些未能配对的腺嘌呤,形成缺口,为插入尿嘧啶提供了模板。反应完成后,指导RNA从mRNA上解离下来,而mRNA则被用做翻译的模板。 除了RNA编辑之外,有些RNA,特别是rRNA和tRNA还有特异性化学修饰。RNA的化学修饰具有位点特异性。 核仁RNA(snoRNAs)参与RNA的化学修饰,因为snoRNA能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把rRNA分子上需要修饰的位点找出来。 snoRNA上的D盒是甲基化酶的识别位点。 7·4·1 由基因序列决定的终止 终止位点上游存在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由这段DNA转录产生的RNA形成发卡式结构。在终止位点前面有一段由4~8个A组成的序列,所以转录产物的3’端为寡聚U,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转录的终止。 在新生RNA中出现发夹式结构会导致RNA聚合酶的暂停,破坏RNA-DNA杂合链5’端的正常结构。 寡聚U的存在使杂合链的3’端部分出现不稳定的rU·dA区域。 两者共同作用使RNA从三元复合物中解离出来。 终止效率与二重对称序列和寡聚U的长短有关,随着发夹式结构(至少6bp)和寡聚U序列(至少4个U)长度的增加,终止效率逐步提高。 7.4.2 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 ρ因子是分子质量为2.0xl05的六聚体蛋白,它是NTP酶,它通过催化NTP的水解促使新生RNA链从三元转录复合物中解离出来,从而终止转录。依赖于ρ因子的转录终止区DNA序列无共性,ρ因子不能识别这些终止位点。 RNA合成起始以后,ρ因子即附着在新生的RNA链上,靠ATP水解产生的能量,沿着5’→3’方向朝RNA聚合酶移动,到达RNA的3’-OH端后取代了暂停在终止位点上的RNA聚合酶,使之从模板DNA上释放出来,同时释放mRNA,完成转录过程。 7·5 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及化学修饰 3·5·l RNA中的内含子 真核基因表达往往伴随着RNA的剪接过程,从mRNA前体分子中切除被称为内含子(intron)的非编码区,并使基因中被称为外显子(exon)的编码区拼接形成成熟mRNA。 真核基因大多是断裂的,即一个基因可由多个内含子和外显子间隔排列而成。内含子在真核基因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可超过99%。 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核不均一RNA(hn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经过5加帽和3酶切加多聚腺苷酸,再经过RNA的剪接,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部分就连接成为一个连续的可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通过核孔进人细胞质,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真核基因平均含有8个内含子,前体分子一般比成熟mRNA大4~10倍。 不同生物细胞内含子的边界处存在相似的核苷酸序列。GU-AG和AU-AC分别是不同内含子的5’和3’边界序列, GU-AG 是主要的, AU-AC 是次要的。除了边界序列之外,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处的序列以及内含子内部的部分序列都有可能参与内含子的剪接。 UACUAAC 分支点 7·5·2 RNA的剪接 许多相对分子质量较小(106~185bp)的核内RNA(如Ul,U2,U4,U5和U6)以及与这些RNA相结合的核蛋白(被称为snRNPs,ribonucleo protein particle)参与RNA的剪接。 mRNA链上每个内含子的5和3端分别与不同的snRNP相结合,形成RNA和RNP复合物。一般情况下,由Ul-snRNP以碱基互补的方式识别mRNA前体5剪接点,由结合在3剪接点上游富嘧啶区的U2-AF(U2 auxiliary factor)识别3剪接点并引导U2-snRNP与分支点相结合,形成剪接前体(Pre-spliceosome),并进一步与U4-snRNP 、U5-snRNP 、U6-sn RNP 三聚体相结合,形成60 S的剪接体(spliceosome),进行RNA前体分子的剪接。 U1-snRNP 复合体中的RNA参与和模板RNA结合 成熟RNA分子的获得 哺乳动物细胞中,mRNA前体上的snRNP是从5’向下游“扫描”,选择在分支点富嘧啶区3’下游的第一个AG作为剪接的3’受点。 AG前一位核苷酸可以影响剪接效率,一般说来,CAG=UAGAAGGAG。如果mRNA前体上同时存左几个AG,可能发生剪接竞争。 在生物体内发现有两类内含子自我剪接类型:Ⅰ类和Ⅱ类。内含子的RNA(核酶)本身具有催化活性,能进行内含子的自我剪接。 Ⅰ类内含子自我剪接通过rRNA前体加工证实,Ⅱ类内含子自我剪接通过tRNA前体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