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十四单元 考点3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36张).pptVIP

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十四单元 考点3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36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十四单元 考点3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36张)

一、选择题 1.【经典题】 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 解析:D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而且是美苏核争锋,故A项错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B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在1950年签订,故C项错误;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分别是在1964年、1967年,冲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因此美国有了材料中的忧虑,故D项正确。 2.(2017·北京期中)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解析:D “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要求新中国的科技发明为世界首次,原子弹爆炸、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和载人飞船试验成功都不是世界首次,袁隆平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在世界上为首次,D项符合题意。 3.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折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取得任何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析:A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符合史实,A项正确;“两弹一星”成果都是在1964年之后取得的,B项错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杂交水稻的成功选育都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C、D两项错误。 4.【易错题】 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  )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 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C.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 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 解析:B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双百”方针,A项错误;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指示,有利于学术的繁荣,B项正确;毛泽东的历史阶段划分影响至今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革命史观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 5.(2016·山东菏泽一模)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当时毛泽东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D.“为人民服务” 解析:A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制定了文化方面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题目中郭沫若和高二适的争论属于百家争鸣,故A项正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相处原则,是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故B项错误;题目中的争论没有体现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故C项错误;为人民服务和题目的意思无关,故D项错误。 6.(2017·江苏南京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这表明(  ) A.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 解析:C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修订,不能说明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义务教育法》主要是保障基础教育,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是1995年提出的发展教育的计划,与《义务教育法》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新题速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现代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 1862年,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所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宣告成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由此开启了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 1933年,教育部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堂外语课仍以英语为主。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84年,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