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出口预告指路标志设置距离及其安全性能比较.pdfVIP

高速出口预告指路标志设置距离及其安全性能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速出口预告指路标志设置距离及其安全性能比较.pdf

Vol. 28 No.12 第28 卷第口期 公路交通科技 2011 年 12 月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c. 2011 doi: 10. 3969/j. issn. 1 ∞2 -0268.201 1. 12.018 高速出口预告指路标志 设置距离及其安全性能比较 郭唐仪1 ,胡启洲1 ,姚丁元2 (1.南京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 21∞94; 2. 中国定远汽车试验场,安徽定远 233210) 摘要:为弥补我国现行规范和美国 MUTCD 关于出口预告指路标志设置经验主义的缺陷,根据驾驶员驶离高速主线的 驾驶行为,视觉特性以及高速道路交通条件,建模确定了预告指路标志3 种不同安装方式(路边直立式、路上横跨式 及中央架设式)在不同车道数和不同设计速度下的设置距离。因IS -CORSIM 模拟表明,本文计算值比我国现行规范以 及 MUTCD 推荐值在分流鼻上游5∞m 产生的车道变换次数分别少38% 和74% ,能较大程度改善分流区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交通工程;高速公路;预告标志;设置距离;安全影响;牟道交换;出口匹道 中图分类号: U49 1. 5 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2-0268 (2011) 12-0106-06 Comparison of Placement Distances of Advance Guide Sign of Freeway Exit and Their Safety Performances 1 1 2 GUO Tangyi , HU Qizhou , LIU Yingshun (l. Sch∞,1 of Automation ,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Nanjing Jiangsu 21∞饵, China; 2. China Dingyuan Automotive Proving Ground , Dingyuan Anhui 233210 , 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Chinese specification and US MUTCD guideline for placement distance of advance guide sign of freeway exit are empiricism-based. To remedy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 considering drivers exiting driving behaviors , vi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ffic conditions on freeway , the placement distances for ground installation , overhead installation and median install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lane numbers and design speeds were deduced by modeling. 叽le simulation result in TlS-CORSIM indicates that the number of lane changes generated by t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