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之刘禹锡讲义
刘禹锡讲义
一、生平及各时期代表作
1.家世概况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 (772),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 (842),
洛阳人。父亲名叫刘绪,经历安史之乱后,由洛阳迁至江南地方,权德舆称赞他
“侍御兄以文章行实,著休问于仁义,义方善庆,君子多之。”晚年任职于盐铁
副使,是个十分重要的职位,病故于扬州。
刘禹锡的先祖为匈奴人,东晋时入中原,故自言系出中山 (治所今河北省定
县),七世祖刘亮在北魏任冀州刺史,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此后刘家定居于
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嘉兴 (当时属苏州)。
《旧唐书·刘禹锡传》误作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刘禹锡在 19岁之前基本上
没有离开过江南。
2.青少年拜师学艺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随父亲迁居江南,寓居苏州嘉兴县 (今浙江省),度过了 18
年。
刘绪家教严格,权德舆认为有”万石之训 “。(《史记万石列传》,汉初以孝
谨著称的石奋。)
刘禹锡童年留给权德舆的印象是:“始予见其丱,已习 《诗》《书》”“恭敬详
雅,异乎其伦”。(《权载之文集》卷三十八)显得与同龄人不一样。刘禹锡 《献
权舍人书》:“禹锡在儿童时已蒙见器,终荷荐宠,始见知名。”
刘禹锡年少多病,留心医学,先后读过 《小品方》《药对》《本草》《素问》
等,说“常思世人居平不读一方,病则委千金于庸夫之手,至于甚殆,而曰不幸。”
中年编定 《传信方》一书。
对于天文也有研究。
刘禹锡好学,《刘氏集略说》:“视长者所行止,比操觚以从之。”即看见有才
的人,就拿着写字板跟在人家后面,随时准备请教。
获得到权德舆的栽培。
就学于诗僧皎然、灵澈,捧着笔砚,陪伺吟咏。常被称 “孺子可教”,可见
其才学。当然,他自己也十分刻苦,经史百家,无所不涉。《游桃源一百韵》:“纷
吾本孤贱,世业在逢掖。”《罢郡归洛阳闲居》:“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谩
读图书三十年,年年为郡老天涯。”可知其读书之多。
贞元六年,十九岁赴长安应试。
3.入仕与永贞革新时期
入长安后,应试前依规矩向礼部 “纳省卷”,还向达官贵人投献文稿,称为
“行卷”,还直接向皇帝上书,可惜唐德宗没有注意。《谒枉山会禅师》:“弱冠游
咸京,上书金马外。结交当时贤,驰声溢四塞。”
唐德宗即位初,停梨园、禁进珍宝、出宫女百人、严科举,比代宗时好多了。
《唐语林》:杜黄裳拒绝裴延龄打探科举消息,被拒绝。后刘禹锡直接受益于此。
贞元九年,刘禹锡22岁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辞科,期间回家省亲,回长
安途中,看望堂舅卢徵,写下 《华山歌》,诗末有 “丈夫无恃达,虽贵犹碌碌。”
可见志气之不一般。
回长安后,努力攻读,于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负责校勘
崇文馆图书。十二年,父丧,回扬州料理。
十六年,在杜佑幕中掌书记。杜佑“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著有 《通典》。
后徐州军乱,随杜佑出征,多数奏章、书表出自刘禹锡。后兵败,杜佑引退,刘
禹锡也回长安。写下 《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萧
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
征。”
十八年,调往京兆府渭南县,任主簿,为正九品。十九年,杜佑入朝,刘禹
锡任监察御史,被京兆水运使薛謇选为女婿。此时,韩愈、柳宗元调入。刘禹锡
与韦执宜、王叔文相好,韦是毒黄裳的女婿。后韩愈因谏宫市被贬,与刘柳生隔
阂,后刘在杜佑面前澄清。
德宗去世,李诵为顺宗,任用王叔文等,进行政治革新,“内抑宦官,外制
藩镇”为目标。后顺宗禅位,宪宗即位,在宦官的反对,只维持了146天,革新
派被贬为地方官,就是史称的 “八司马”。
4.两度被贬时期
宪宗元和元年 (806)到敬宗宝历二年 (826),两度被贬,在外度过22年的
时光。革新失败后,贬为连州 (广东连县),后改为郎州司马。期间,顺宗去世,
王叔文被宪宗赐死。刘禹锡十分悲痛。
杜佑、李吉甫努力把刘禹锡调回长安,被宰相武元衡破坏。诗作有 《秋词二
首》《砥石赋》《壮士行》等,表达自己的失意和信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期间,元稹回长安途中,宦官刘士元后至而与他争房间,用马鞭打伤元稹的
脸。后朝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