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宋元经疏的发展及其与理学的关联
See discussions, stats, and author profiles for this publication at: /publication/261988068
Development of Classics and its Explanation
in Song-Yuan Dynastie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Neo-Confucianism
Article · ebruary 2014
CITATIONS READS
0 63
2 authors, including:
Gu Jiming
Tongji University
9 PUBLICATIONS 0 CITATIONS
SEE PRO ILE
All content following this page was uploaded by Gu Jiming on 01 May 2014.
The user has requested enhancement of the downloaded file.
按:拙稿早在 2012年末便完成,审稿编稿周期较长,被《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 1期
刊载(P104-108)。今天拿到杂志,才发现注释全被删去。注释附了我的一些考证和说明,
删去后减弱了论证力度;同时还给人我剽窃抄袭之嫌。或许是编审者出于期刊篇幅的考虑吧。
今姑列出原稿,以备同行斧正。(炎文斋主人 谷继明 记于 2014.4.23)
试论宋元经疏的发展及其与理学的关联
谷继明
内容提要:我国古代经典诠释的体裁是注疏。注疏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或形态:南北
朝隋唐的义疏学,宋元的纂疏学,清中后期的新疏之学。南北朝隋唐义疏学的研究,目前取
得了比较多的成果,但是宋元经疏研究需要加强。宋元经疏的发展,首先以新的核心经典群
体和新的权威注释作为基础,然后产生了最初的“附录”纂辑。到了元代,纂疏之风大盛。
与隋唐义疏相比,纂疏的特色在于它是地道的“编纂”,疏与注之间的张力更突出,以及因
为语录缘故而富有口语特色。明代,随着《四书五经大全》成为纂疏的权威,宋元以来的纂
疏渐渐衰落,其中的缘由亦有必要详考。宋元经疏的发展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经典诠释 注疏 理学 附录纂疏
一、经疏发展的三个阶段
言及“注疏”、“义疏”,人们一般最先想到“十三经注疏”或“五经正义”,然后是“五
经正义”之前的旧义疏学。然而纵观整个经学史,自晋至宋初的义疏之学只是疏这种经学体
裁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已。在笔者看来,我国古典经学中的“疏”体,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或形态:南北朝隋唐的义疏之学,南宋至明的纂疏之学,以及清中后期的新疏之学。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当然有必要澄清几个概念。“注疏”是注与疏的合称,亦即“注
和疏”,而不是“对于注的疏”。“疏”最初是“记”的意思,而非“疏通”之义,牟润孙先
生对此已经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① ②
。牟先生有所忽略的是,疏后来亦发展出“疏通”之义 。
③
儒家经疏的产生有鉴于佛家的讲经,故称作“讲疏”、“讲记”、“义记”、“义疏”等。“正义”
之称则是源自唐太宗认可孔颖达等人的统一经疏工作所加的称呼④,亦即这个概念代表着经
疏的标准化、官方化⑤。
这三个阶段或类型的区分具有形式或风格上(style )的根据,亦符合各自发展的历史情
形。义疏起源于南北朝时的讲经,其语言冗长、浅近,目的是使学习者易于理解。整个南北
朝时间跨度大,学者众多,师法纷繁,因而有不同的义疏之学,比如乔秀岩老师区分出以皇
侃为代表的通理之学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计学统计学统计学 (7).pdf VIP
- 《指南》背景下科学培养幼儿前书写技能的探索.doc VIP
- 兴业证券-非银金融-资产管理产业链跟踪九-商品基金被忽略的多元资产重要组成.pdf VIP
- 2023年重庆巴蜀中学(巴本)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 VIP
- 统计学统计学统计学 (6).pdf VIP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年电气工程师职业资格(电气工程师)《电气设计与安装规范》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统计学统计学统计学 (5).pdf VIP
- 宜搭低代码中级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湖北高考化学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