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下半城旧城改造的历史文化保护探究——以飞机码头地块为例.pdf

重庆下半城旧城改造的历史文化保护探究——以飞机码头地块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下半城旧城改造的历史文化保护探究——以飞机码头地块为例.pdf

Vol.43,N 〇.2 f h ) ! 讨 第 43 卷第 2 期 February, 20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 年 2 月 重 庆“下半城”旧城改造的历史文化保护探究 — 以“飞机码头”地块为例 施 玉洁 (重庆大学 建 筑 城 规 学 院 ,重 庆 400045) 摘 要 :重庆渝中半岛历史悠久,但随着城市化发展 ,“下半 城”(山脊线以南)却逐渐衰落,历史文化的延续性遭到破 坏。从渝中半岛的历史发展及现状问题出发,对“下半城”衰 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结合渝中半岛“飞机码头”地块的改 造策略,从历史建筑、街巷空间、精神文化等角度对旧城改造 中的历史文化延续性问题进行探究,并希望为其他旧城改造 秦汉时期渝中半岛址意图 宋元时期渝中半岛城址蜀汉时期渝中半岛城址 明清时期渝中半岛城址示意图 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1 渝中半岛城市发展示意图 关键词:渝中半岛;下半城;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延续性 重庆城源于巴国时期,依山傍水,无固定的平面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4. 114 文献标志码:B 秦汉时期,渝中半岛开始具有城市的雏形,但受地理环境制 文章编号 :1672 -4011(2017)02 -0088 -04 约,城市仍沿江布局,建筑组织形式以街巷为主。蜀汉至唐 DOI : 10. 3969/j . issn . 1672 - 4011. 2017. 02. 040 代,城市原南部旧城址基础上不断扩建,其范围大约位于 如今的“下半城”,城市格局顺应自然环境,形成自然的山城 〇 前 言 形态[1]。在元代,沿江街市由于水运条件形成重要的商业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城市高强度的开发,使得 带,城市也开始突破自然因素的限制向高处发展。明清时 城市文化逐渐趋同,城市记忆逐渐消失,城市历史街区逐渐 期,两江交汇的水运交通条件所带来的贸易优势使城市商业 衰落。重庆渝中半岛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上城繁荣、下 地位进一步提升,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但由于东北至西南 半城衰落的景象,发展极不平衡,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城市环 的山脊线,将城市在空间结构上划分为上、下半城两个部分, 境逐渐被破坏。如今,随着渝中半岛城市中心区功能的提 山脊线以北的“上半城”由于地势较高,主要供居民居住,而 升,加上“下半城”(山脊线以南)具有山水城市的自然风貌 山脊线以南的“下半城”则成为主要商业区和官衙所在地@ 和历史文化,渝中半鳥已成为重庆主城区旧城改造的重点地 开埠时期,城市建筑文化得到发展,具有西方现代风格的商 段。《重庆市历史文化风貌K 规划研究》中收录的14个历史 场、银行等大型公共建筑随着商业金融业的发展而涌现。陪 街区中,有 9 个在渝中半岛,由此可见,“下半城”地区正面临 都时期,渝中半岛商业带逐渐由“下半城”向“上半城”拓展, 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但从B 有的旧城改造来看,城市建设 城市商业金融功能便不再局限于沿江“下半城”。从《陪都 因过多依赖于对土地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城市文脉的发 十年建设计划草案》可以看到,当时解放碑至七星岗一带已 掘和保护,使得城市历史文化环境进I 步被破坏,那么对于 被划为中心商业K ,而“下半城”被划为了普通住笔区a 城市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