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探析.pdf

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nationalExpo 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探析 卢晓星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文化馆 ,山东 枣庄 27700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开始注重对无形智力成果的法律保护,但是因为在保护智力劳动、 智力产 品等方面缺乏法律意识 ,加上受到义务本位理念 的制约,以至于形成 了当下公法保护较健 全 、私法却无法满足要求的局面。因此,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发展 问题进 行分析 ,探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体系的几点具体做法 ,希望可 以让私法保护更加健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 】GO 【文献标识码 】A 一 直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和 群体,不会获取任何经济回报,甚至连基本的尊重都可能得 民族精神 ,是人类重要的财富之一,它不仅仅是民族 自我认 不到。另外 ,部分艺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为了迎合 定的重要凭证 。还是一个 民族延续的根本 ,也是根基得 以开 人们的需求,选择可以改变传统民间艺术的内涵,导致非物 拓的支撑。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源于 日常生活,为 质文化遗产失去其最根本的文化特性;也有部分人通过改编 使其能继续发展和流传下去,人们不断积累文化 内涵 ,这不 和加工非物质文化遗产,歪曲其原意,甚至挑战其中忌讳的 仅奠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文化身份,为民族国家提供 部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群体受到巨大的感情伤害;而 强大生命力,同时也体现了不 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多元 以 对整理人员 、表演人员 以及翻译人员的不尊重也是屡见不鲜。 及独特差异 。 由于这一部分 问题没有从法律上得到解决,也很容易出现纷 一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争 。 (一 )面临严重 的生存危机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实物资料 “被 出口” 很多传统习俗在逐渐消失,很多传统工艺市场萎缩,很 在全球化形势下,国内外市场越来越开放,外国人通过 多民间艺术不再受欢迎 ,其处境非常尴尬……当今社会,青 学术交流、旅游 以及商贸等方式进入我国,通过 自己的方式 年一代所崇 尚的是现代文 明,他们对 民族艺术、传统文学等 来收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详细资料 ,造成我 国的非物质 往往缺乏兴趣,不愿意去接触、去学习,更不想去传承;就 文化遗产流失严重。有很多外国人已经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 算民间艺术者们身怀绝技 ,但是依旧无法摆脱被冷落的局面。 产较丰富的地区,通过低廉的价格收购手工艺品和民族服装, 民间艺术者,虽然年岁高,但是却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来传授 或者是将传统的歌舞制作成光盘,通过专卖来获取利益。 技艺,那些绝活就可能随着他们 的离去而永远不会再 出现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体系构建 我们的视野之 内。针对这类面临消失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私权保护人手 ,构建私权保护体系,才能够满足非物 如果不及时抢救或保护,人们将遭受难 以估量的损失 ]。 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 (二 )滥用、歪 曲现象猖獗 (一 )明确私权的主体和保护模式 很多民风民俗和民族歌舞被音像公司或者是电视台录制 第一,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主体,也就是在所产 成为民风节 目,在商业范畴之中加 以运用,这样就能够获取 生的法律关系之 中,享有私权 的法律关系主体 ,这一个主体 足够多的利益;也有部分旅游开发商 ,将 民族习俗与歌曲等 可 以是某一个人 ,或者是企业和社会 团体。对于私权享有 的 进行调整,制作成能吸引游客的旅游点,不断涌人的游客导 主体来说,文化传承者应该摆放在第一位。传承者也可以称 致少数民族地区传承 已久的古朴生活习惯和生态环境受到严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