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善抑乎性恶——孟子、荀子人性观质疑及教育反思.pdf
00@0 撕 彳Jl 2017年3月上半月
“性善”抑乎 “性恶”
孟子 、荀子人性观质疑及教育反思
李柯柯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30)
摘 要:先秦时期有关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围绕人性善、恶展开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孟子的 “性善论”和荀子的 “性恶论”人性观。对孟、荀人性观的质疑,旨在 “辨异求同”,进而反
思教育的人性论立场。超越 “善恶”,走向 “生成”; “变” 中有 “定”,辩证认知——这是教育对待
人性问题应有的基本态度。人性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正因如此才使得教育不断地思考如何将学生潜
在的人性激发出来,将沉睡在学生心灵中的能力唤醒,最终达至 “完满”。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生成论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76 (2017)03—0080—07
见得?如果人性是先天的,如何觉知这种先天的知
一 、 人性本 “善”——孟子 “性善论” 识?如果人性是后天的,那基于经验而获得的关于
的人性假设 人的本性的认识就不一定是人性的本来面 目。如果
基于经验观察可以推出人的先天本性的话,可以有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 的学说,如提倡 “仁 三种结果:一种是人所经验到的全部是人好的、善
政”,主张 “孝悌”为仁之大本,继承和发展 了 的一面,由此推之,人先天性善;第二种是人经验
“礼”之思想,等等。在此基础上,孟子最主要的
到的全部是人坏的、恶的一面,由此推之,人先天
贡献是把孔子的 “德性论”发展成为 以 “性善论”
性恶;还有一种是人经验到的人有好有坏、有善有
为基础的道德形而上的学问¨J。孟子的 “性善论”
恶,由此推之,人性亦善亦恶。因此,孟子基于经
是建立在对 日常生活观察的基础上的,他力图从经
验上证明人性先天为善。人先天性本 “善”,何以 验观察得出的 “性善论 ”的结论就不一定正确 。
作者简介:李柯柯 (1987一),女,河南安阳人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政策、教育
基本理论、教育哲学。
00@0
孟子遇到的难题有点类似于 “康德认识论”① 为,并不是先天固有的。孟子则反驳道: “您是顺
难题。康德哲学是要证明 “人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 着杞柳树的本性来制成杯盘呢?还是毁伤杞柳树的
对象”。依据康德对知识的划分,有两种知识类型: 本性来制成杯盘呢?如果要毁伤杞柳树的本性然后
一 种是先天的知识,一种是后天的知识 。 “先天的 制成杯盘,那也要毁伤人的本性然后纳之于仁义
知识,如空间、时间之形式,及悟性之范畴,此不 吗?”6孟子意在表明人的本性是先天固有的,即使
待经验而生,而经验之所 由以成立。”~2J “后天的 是后天环境的作用也得建立在人原有的本性基础之
知识,乃经验上之所教我者,凡一切可以经验之物 上。只有当人的本性 中先天就有仁义的部分存在
皆是也。” 两种知识都有其 “确实性”,但是先天 时,在后天的改造过程中仁义才能体现出来。
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后天的知识则不然 。 第二轮:孟子欲证明人性善。告子认为,人性
先天的知识具有形式而不具有质料,后天的知 就像急流的水一样 ,从东方开了缺 口便 向东流,从
识则相反。那么关于人性的知识是从哪里获得的 西方开了缺 口便向西流。人性没有善恶的区分,就
呢?如果说关于人性的知识是先天的,那么这种先 像水没有东流西流的一样 。孟子反 问到: “水诚
天的知识又是怎么被人们知道 的呢?如果说人的本 然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