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
第2讲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历程 日本经济现代化历程的分期: 以1945年战败为分界线,将其分为战前和战后两大时期、 9个阶段。 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 强化原始积累与近代经济制度初建阶段(1868-1885) 产业革命阶段(1886-1910) 资本垄断阶段(1911-1931) 国家资本垄断阶段(1931-1945) 战后经济改革与复兴阶段(1945-1955) 高度成长阶段(1955-1970) 经济大国阶段(1970-1991) 调整改革阶段(1991-现在)。 战前特征: 战前的经济现代化亦可称作经济近代化,其基本课题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经济发展水平赶上英美等西方先进国。日本的原始积累很不充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步也比英法整整晚了一个世纪,但在明治维新后却成为战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重化学工业和金融业的实力上与英美等国相比略逊一筹,人均国民收入较比先进国差距更大,但轻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实力上已经跃居资本主义世界前三,综合国力则跨入世界五强。战前日本经济的发展有许多特点,但一贯不变的最大特点是“强兵”下的“富国”,最终的结局则也因强兵而“败国”。 战后特征: 战后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课题除了要继续完成“赶上”先进国的目标外,又增加了“超过”先进国并保持其领先地位的任务。从经济发展状况看,先是在1955年前后完成战后经济复兴并开始高度成长,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明治以来的一百年间“赶上”先进国的夙愿,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超过美国,成为发达国经济的领头羊,日本人开始体味世界经济领跑者的美感。但这种感受没有维持多久,很快便因泡沫经济的崩溃和“失去的十年”而成为回忆,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探寻新的经济成长之路。与战前相对照,战后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基本上走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在2008年春胡锦涛主席访日两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公报中也得到了确认。 一、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 1、德川幕府的政治制度 朝廷、幕府、藩国 天皇、将军、大名 亲藩、普代、外样 权力与义务 领主、领地、领民 兵农分离、农商分离 城、城下町 一、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 2、德川幕府的经济制度 土地和地租制度--石高制 职业限制 经营限制 阶级构成 武士--上级、中下级 农民--本百姓、佃农 工商业者--工匠、小商人、特权商人 一、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 3、幕末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耕技术:种子、农具、化肥、经济作物 近代经济萌芽:兼业、家庭手工业 市场:“三都”的发达、海陆交通、商业 4、阶级分化 武士的贫困:幕藩负债、武士的“内职” 本百姓的分化:豪农和豪商、本百姓、佃农 特权商人的两面属性 一、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 5、对外经济关系 (1)对外商权的丧失。居留地贸易、实行协定关税,实际税率相当于5%从价税的水平,外商掌握日本的对外直接交易权。 (2)外国资本对国内金融体系的破坏。当时金银在日本都是正币,1865-1859年的交换比价是为1:5,而当时国际市场的比价则是1:15左右。这外国投机商根据通商条约中外国货币可与日本货币同种等量交换的规定,先用洋银(主要是墨西哥银元)换取日本的一分银(长方形银币,一枚重约1/4两),再用一分银换取日本的金币小判(一枚重约1两),然后在香港等国际市场上以日本金币换回洋银,一个交易周期的利润率可达300%,两年左右时间日本的金币就流失海外达10万两。 (3)外资对幕藩财政控制的加深。截至1871年废藩置县,37个藩向外商借债,债务总额约400万日元。 (4)导致国内物价体系紊乱。开国后物价一路飞涨,市场物价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有关统计表明,在1858至1867年的10年间,日本物价的总水平上涨7倍左右。 二、强化原始积累与近代经济制度初建阶段(1868-1885) 1、明治维新――政治革命的层面 明治维新的轨迹: 在欧美列强的武力威胁下,德川幕府被迫放弃锁国政策,签订不平等条约 →“开国”后引起全国规模的“攘夷运动”,矛头指向欧美列强及同意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19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ppt
- 2012高考语文 考前30天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之二十七(大纲专用).doc
- 中层管理特训班大纲(通用版).doc
- 第6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ppt
- 第二讲-数据操作课件.ppt
- 《办公自动化》期末复习指导.doc
- 第七章课程标准.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清朝对边疆的经营.ppt
- 【历史】1.4《古代的经济政策》江苏课件(必修2).ppt
- 7号信令课程说明.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