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缕阳光照亮绿色明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缕阳光照亮绿色明珠

第一缕阳光照亮的绿色明珠   声名鹊起的兴凯湖 翻开黑龙江省地图,最东边与俄罗斯交界的地方镶嵌着一颗绿色明珠,这就是新兴养生度假旅游胜地――鸡西市。它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城市,享受着被中国第一缕阳光照耀的温暖,它的界湖兴凯湖声名鹊起,已成为黑龙江省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品味兴凯湖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如同穿越一段段岁月,它为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也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位于兴凯湖湖岗的新开流古文化遗址是满族祖先肃慎人的发祥地,记载着6800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由他们创造的渔猎文明,被称为“龙兴之地”,这处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 兴凯湖畔还是中国空军的诞生地,东北老航校博物馆展现了194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后,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创建中国空军的历史画卷 坐落在兴凯湖畔的还有北大荒精神发源地的重要标志――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这里生动记载了王震将军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率师开发北大荒的丰功伟绩 总面积为4380平方公里的中俄界湖兴凯湖北部的1080平方公里属中国,南部其余属于俄罗斯。兴凯湖在唐代被称为湄沱湖,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又有“北琴海”之称,清代改称兴凯湖。“兴凯”是满语,意为“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中间被一道百公里沙坝湖岗分开,湖岗最宽处有一公里,最窄处仅30余米。大兴凯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被誉为“北国绿宝石”、“东方夏威夷”;小兴凯湖则是内陆湖,温柔恬静,鱼跃鸟飞,帆影点点 兴凯湖湖岸百公里的细软沙滩是享受日光浴、沙滩浴的天堂,被誉为“中国第一淡水金沙滩”。兴凯湖还盛产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的翘嘴红鲐(俗称大白鱼)及鲢花、鳌花、白虾等著名水产,享用养生鱼宴是鸡西养生之旅的一项重要内容 兴凯湖生态系统保持完好,湿地面积达22万公顷,被拉姆萨尔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又被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兴凯湖湿地是候鸟的驿站和天堂,有记录的鸟类达200多种,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鹤、白尾海雕、金雕等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鸟类 兴凯湖景色宜人,风光瑰丽多姿。春夏之际,碧水蓝天,烟波袅袅,湖边高山苍翠,平野茵茵,泛舟湖上,但觉如临画卷之中,一洗凡尘。秋冬将至,湖岸冰封,能看到辽阔的湖面之上银光闪闪,可谓是北国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度假胜地 此外,乌苏里江中著名的珍宝岛曾在上世纪60年代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珍宝岛面积仅为0.74平方公里,因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岛上的英雄树等景观已成为中国军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历史丰碑 以丑取胜的“老j;[舞” 远在西周时期就有居住在东北地区的肃慎族,他们的活动范围涵盖大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遍及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他们经历了肃慎、挹娄、勿吉、??H、女真直至满族的变迁。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财富 女真在这里并不只是单一的民族,还有夫余、鲜卑等古老的民族,他们组织了东胡族系,世世代代在这里开发、劳动、繁衍、生息。至今,仍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有满、蒙、高丽、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回、汉等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建立起不可分割的密切感情 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大秧歌是鸡西地区广大汉族人民逢年必扭、逢节必跳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 秧歌是我国各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的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百戏”,“百戏”中又有跷技的形式,它是秧歌的一种,在宋代被称为“踏跷”,到了清代以后才被称为“高跷”。南宋项朝宗就曾在他的《秧歌诗》序中说:“南宋灯宵舞队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花和尚、花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三笑。”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在他的《沈阳百咏》中记载:“元宵节近起秧歌,取笑群推江老婆(即老(扌+汇)),谁是主人谁是客,团团听打凤阳锣。” 由于是各地方人口的杂居地,所以鸡西市的秧歌在表演上和形式上都融汇了各地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还是省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扮有上述人物外,还有老汉背少妻、二人摔跤、三老婆打炕王、顶灯、扑蝶、旱船、狮子舞、老汉推车等 但在所有秧歌队中,大都缺少不了“老(扌+汇)”这个风趣横生的人物,“老(扌+汇)”在秧歌队中常与“傻柱子”对舞,逗人发笑,她不论在化妆还是舞蹈动作等方面,都与秧歌队中其他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看她的着装,上身着又肥又大、宽边镶花的大襟袄,显得与人体极不相称,下身穿大裤裆式青丝裤,人未动裤子就带三分抖,再扎上裤角带,夸张得让人觉得轻浮不稳重。鞋是纳底上帮的,鞋面又是用杂色布条拼成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