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项目部项目治理建议
三项目部项目管理建议
一、软弱地层开挖施工方法(主要针对富水的泥岩夹砂岩夹砾岩)
隧道开挖施工:根据设计地质资料揭示,姑家堡隧道洞身通过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碎石土、细圆粒土、粗圆粒土,白垩系砂岩、砂岩夹砾岩夹泥岩。隧道所处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内蒙的凉城断隆和阴山断隆的交界地段,山体岩层较为破碎,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隧道Ⅳ级围岩1890m,占73%,V级围岩为682m,占27%。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V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施工;V级加强围岩采用双侧璧导坑法施工。隧道进洞后揭示实际地质为砂岩夹砾岩夹泥岩,泥岩层较薄,分布层多,相互交错,地下水丰富,泥岩遇水后软化,掌子面时常发生流塌,初期支护变形开裂较为严重,采用短台阶法不能有效控制变形和开裂,施工进度缓慢;采取双侧璧导坑法施工虽然可以控制变形和开裂,但由于工法复杂,施工成本高,循环时间长而无法保证工期。经过现场的反复调整和参照以往施工经验,采取了上导坑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结合三台阶起步流水作业工法,有效的控制了初期支护变形开裂,加快施工进度。局部较硬地段采用爆破施工后,爆破震动对围岩扰动大,水平泥岩层顺层滑塌严重,不能有效控制超挖。改用挖机配合人工风镐开挖后,有效的控制了超挖,大大的降低了安全风险。
二、软弱地层支护施工方法(主要针对富水的泥岩夹砂岩夹砾岩)
隧道初期支护施工:设计为Ⅳ级围岩地段,多数由于地下水发育,岩层受水浸泡后变软,围岩级别达不到Ⅳ级。经过设计人员和现场监理人员的分析研究,变更为V级围岩,加强支护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应对地质变化快情况,采取措施为积极沟通设计部门进行变更,现场施工中将径向中注浆锚杆改为等量的超前支护,加快施工进度,快速封闭成环。设计为V级围岩地段,地下水发育,掌子面流塌较为严重地段,采取措施为积极沟通设计部门进行变更加强支护措施,控制施工进尺,超前小导管施工短打多循环,双层连接筋,双层网片施工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初期支护变形和开裂,保证施工安全。
三、隧道围岩量测
以往施工在布置拱部沉降围岩量测观测点直接布置在打入的锚杆上,由于锚杆直径小表面不平顺,经常会出现布置点被破环,不能及时准确的提供量测数据,指导下一步的施工。针对以上问题,在施工中可将¢42的小导管焊接到量测锚杆的头部,解决了控制点难布设和容易丢失的问题,平顺圆滑的表面适合粘贴反光膜,给观测和施工都带来方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