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163例临_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重症肌无力163例临床分析 马建国 刘丽娟 刘静 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 *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的发病机理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补体参与,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使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坏,神经肌肉接头处递质及神经电冲动阻滞,因而产生肌肉无力及瘫痪的临床症状。 由于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的进步,使MG临床诊断及免疫综合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使这一古老的不治之症变得大部分可治疗甚至完全治愈。 * MG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过程也是变化多端,因人而异。作者现将本医院神经内科1996.1~2010.1期间住院治疗的163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 *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63例MG病人中,男65例、女98例(男:女= 1:0.66 )。初次发病年龄13~78岁,其中小于19岁10例(男3,女7);大于70岁12例(男9女3); 首次就诊时病程4天~22年。 1.2,临床表现 1.2.1,根据Osserman分型,首次就诊为Ⅰ型10例,Ⅱa型41例,Ⅱb型96例,Ⅲ型10例,Ⅳ型6例,Ⅴ型0例。 1.2.2,发病诱因:首次发病前有明显诱因的48例,其中感染25例,受凉11例,疲劳6例,流产3例,手术1例。 * 1.2.3,首发临床症状:眼睑下垂144例(88.3%),复视74例(45.4%),面瘫16例(9.8%),构音障碍54例(33.1%),吞咽困难78例(47.9%),四肢无力90例(55%),呼吸困难47例(28.8%)。 1.2.4,合并甲亢13例,甲状腺瘤2例,原发性甲减3例。 1.2.5,发生肌无力危象52例(32%),初次就诊发生15例,胸腺切除术后发生13例,静脉注射激素后发生6例,治疗后复发时发生16例,多数是有感染等诱因。 * 1.3,辅助检查 1.3.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本组病例检测63例,其中阳性13例(其中EMG重频电刺激阳性11例,阴性2例,新斯的明试验阳性12例,阴性1例,)阴性50例。 1.3.2,肌电图(EMG)重频电刺激检查:148例(均行低频和高频电刺激试验),阳性136例(89%,阴性12例。 1.3.3,新斯的明试验:103例,阳性99例(96%),阴性4例(其中Ⅱa型3例,Ⅱb型1例)。 1.3.4,胸腺CT检查:136例,其中胸腺瘤47例,胸腺增生28例,正常52例,胸腺退化不全11例。 * 1.4,治疗(免疫综合治疗) 1.4.1,胸腺切除手术:163例住院病人中,于本院首诊行手术治疗65例,病理结果:胸腺瘤24例,胸腺增生25例,残余脂肪组织5例。外院手术治疗9例。 其中:手术+吡啶 13例(复发2例)均好转。 手术+丙球+吡啶 3例 均好转。 手术+丙球+激素+吡啶 9例(2例完全缓解,余均好转)。 * 手术+激素+吡啶 37例(完全缓解2例,复发7例,余均好转) 手术+丙球+激素+硫唑嘌呤 1例且复发 手术+丙球+激素+血浆置换 1例好转 手术+激素+硫唑嘌呤 1例好转; 2, 外院手术后复发于我院治疗的9例, 其中,激素+吡啶 3例好转 激素+硫唑嘌呤 2例好转 丙球+激素 3例好转 丙球+吡啶 1例好转; * 3、单纯药物治疗 其中,未治疗出院6例 吡啶 29例(复发3例,无好转1例) 激素+吡啶 38例(完全缓解4例,复发12例,死亡1例) 丙球+激素+吡啶 10例(完全缓解1例,复发2例,自动出院1例) 丙球+激素+硫唑嘌呤 1例好转 丙球+硫唑嘌呤+吡啶 1例好转 丙球+激素+环孢菌素A 1例好转 丙球+吡啶 5例(1例复发) 激素+硫唑嘌呤+吡啶 1例且复发 硫唑嘌呤+吡啶 1例好转。 * 4、肌无力危象52例次,其中抢救成功46例次、死亡3例、转院3例;在抢救成功的46例次中予以丙球冲击治疗的8例、丙球+激素治疗的13例、激素治疗的17例、单纯吡啶治疗的4例、丙球+激素+血浆置换的1例、激素+血浆置换的1例、应用激素后危象未予特殊治疗的2例。 * 2,讨论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并不罕见,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1万~8/10万,其患病率约为50/10万。其发病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女性男性,一个高峰是11~40岁的女性,另一高峰为51~70岁的男性。本组病例与之相仿。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步,MG的发病机理逐渐被揭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