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絃融書面
B951030016
潘絃融
基於從小對台灣歌仔戲音樂或多或少的接觸,本次報告著重於歌仔戲的音樂
部份,報告內容如下
歌仔戲源由
音樂介紹
一、文武場;伴奏樂器
二、常用曲調
田野調查之提問
參考書目
歌仔戲音樂源由
顧名思義,歌仔戲就是以歌來演戲的,其源流自明末時中國閩南漳州一帶的
民間小調「雜錦歌(錦歌)」(歌仔戲的身段流傳於福建民間的「車鼓」)。到了歌
仔戲的故鄉-宜蘭當時約有93%的的人口是漳州移民,因此漳州所流傳的歌仔
與車鼓戲就在宜蘭融合成為「本地歌仔」
本地歌仔最初只是坐場清唱形式,而後才加上角色扮演和車鼓的動作,形成
稍具戲劇形式的歌舞小戲。本地歌仔的演出是在廟埕空地或沿街遊行表演,故稱
為「落地掃」,演員均為業餘男性演員(在當時保守的社會裡女性有懷孕生子等
等的問題,而且也怕與同台,同劇組演員產生情感影響進度 …),且不著戲服沒
有裝扮(也就是便服),演出前先由「講戲」先生出場沿表演出四周走台步,並
提綱挈領的領唱劇情作為開場 (早期歌仔戲根本沒有所謂劇、固定唱腔及台詞,
演員本身也大多不識字,所以藉由講戲先生的大綱讓他們即興演出,這種表演方
式一般稱為「活的」,而講戲先生多由團長或資深演員擔任),宜蘭縣現今仍可見
的「老歌仔」和「醜扮歌仔」就是這種形式
歌仔戲日本統治台灣的農業時代裡,當時雖然西洋及東洋音樂已逐漸的輸入本
島,但融合了鄉土色彩濃厚的民謠老調、傳統戲曲的歌仔戲還是廣為保守民眾所
喜愛,且真正代表大眾心聲。
1925年歌仔戲開始進入內臺時期(劇團向劇院租場地,進行商業化演
出),1931年已臻成熟,此期的音樂表現,因為大量女性演員加入,,使得
【哭腔】曲調產生最具特色,而1954-1955年間,歌仔戲開始進入廣播
電台,因此歌仔戲在音樂上的發展則有歌唱技巧的提升;一人分飾多角;曲多白
少,以及新曲調需求量增大的變化情形。直到1957 年陳澄三「拱樂社」拍攝
了第一部轟動全台的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才逐漸由聽覺為主的形式轉
為視覺
音樂介紹
一、文武場;伴奏樂器
歌仔戲的樂團編制不大但伴奏樂器豐富,依漢族傳統音樂中樂器種類的劃
分,通常由四、五人組成,觀眾面對舞台時文場在右,武場在左,分坐在舞台的
兩側。
文場主要樂器有
1.殼仔弦(椰胡):共鳴箱以椰子殼製成,音色纖細優美,略帶無奈,是歌
仔戲最主要的樂器,演奏者是整個文場的首席﹝俗稱頭手弦﹞。演唱七字
調時一定要用到它。
2.大筒弦:共鳴箱以蘭木或林投樹幹製成,口徑約七吋,因體積胖大而得名。
聲音低沉,音色憂悶,是唱哭調十少不了的伴奏樂器。
3.月琴:是舊時台灣街頭巷尾乞丐或賣唱者常用的彈奏樂器,又稱「乞食琴
仔」。形圓如盈月,身扁頸長,聲音略感悽涼,適用於各種曲牌,但多用
於哭調。
4.鐵弦仔(鼓吹弦):日據時代日人嚴禁使用所有中國樂器,有創造力的樂
師,以鐵管或鋁管為琴桿,下端彎曲,按上琴弦,在上端莊上喇叭狀的琴
管代替琴筒,稱之為「鼓吹弦」。其聲音明朗宏亮,若取下喇叭,則變的
細緻柔和,略帶鼻音。
5.洞簫:為竹製的直吹樂器,其聲嗚嗚如泣如訴,頗能感人,歌仔戲中哭調
之最悽惻者,往往單用洞簫伴奏,效果甚佳。
6. 嗩吶:上裝細銅管,管身為木頭製,下接銅喇叭,為西洋樂器雙簧管之
祖先。台語稱之為鼓吹,是因為古時候此種樂器多於鼓吹軍樂的緣故。嗩
吶的聲音十分響亮尖銳,每當皇帝或文武大官升堂、迎送、寫信、觀信、
拜堂等較莊重的場面,或長話短說的敘述時,都用它吹一段曲牌。
接著就是武場,武場的樂器全是敲擊樂器,只能奏出節奏,不能奏出樂
音的高低,但卻是全劇進行的主宰,演員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少不了它的搭配
點綴,若將武場樂器除去,則失去中國戲劇特有的色彩武場使用的音樂。武
場樂器主要有:
1. 小鼓:或稱為「拍鼓」(照現在國樂團是稱為「板鼓)」,是一種單面的小
鼓,直徑約六公分,以木為體,上端開一小孔,蒙上牛皮,用細硬竹棒敲
擊,聲音尖銳而短促,台語稱之為「北鼓」﹝BAH GUO ﹞,是歌仔戲武場
的靈魂樂器,全部文武場總指揮。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