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文学
文
学
研
谂台湾当代探亲文学的族群意识 究
舒安静储东巍
江苏师范大学
摘要: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形成的台湾当代探亲文学体现了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族群意识。探亲文学通过游
历过程中体现文化认同,亲人团聚感受传统的伦理亲情,海外台湾作家割不断的民族血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
族群意识和难以磨灭的中国魂,彰显了两岸同宗同源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探亲文学眷村族群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 属,通常因为有冲突对立的关系,而被界定为“敌人”.
31 所以具有重大社会意义。【z嗾群意识既是族群共同体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0320007)
形态的观念反映.也是族群融合的强大动力。族群的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陆与台湾两岸政策的变自我意识就是对族群共同体及其行为规范、价值标准
化.久居台湾饱受思乡之苦的许多台湾同胞得以回归 的认同和评价.
大陆.出现了规模宏大的探亲潮。在远离故土四十余 探亲文学中的族群意识发端于眷村。“所谓眷
年后.数以百万的游子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灵和 村。只是一个笼统名词.它表示国民党军队自大陆撤
现实的风风雨雨难以言说.通过文字来抒发内心丰沛 退台湾后。许多士兵和眷属聚居在散落于全省各地
的情感.出现了众多探亲文学作品。探亲文学就是“台 的军人村子里。”【s臀村村民被称作“外省人”.父辈被
湾作家以回归大陆探亲旅游为题材,描写故土家园 称为“外省第一代”.主要是跟随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
几十年的变迁,表现中华民族分久必合的悲喜剧.抒 的军人或者退役军人。他们的“眷村意识”尤为强
发爱国思乡感情的文学作品。”【·其不但以散文、报导 烈——始终带着对大陆故乡的回忆.漂泊异乡的“无
文学为主,还包括小说、戏剧等,诸如散文有李黎的散 根感”和“保家护国”的使命感最为浓郁.焦灼地幻想
文集《大江流日夜》、杜国清的《山河诗情》、罗兰的《天 和期待返回故土.台湾只是暂时客居之地——这种
津夜,好风似水》,小说有李黎的《西江月》、於梨华的 “眷村意识”有别于台湾本土的族群意识.蕴含着中华
《三人行》、王书川《四十年天伦梦圆》等,以及戏剧李 民族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外省第二代”大部分在台
国修的《女儿红》等。探亲文学是乡愁的延续,展现了 湾眷村出生或成长.他们从小就深受父辈的影响,被
游子们难以磨灭的思乡之情.四十年的分隔.故土的 强行灌输了对海峡那边的怀念之情以及中国的传统
巨大变化亦带来了陌生之感。探亲文学呈现的感情较 文化伦理道德.但毕竟没在大陆生活过.他们面对的
为复杂.有思乡的缓解也有变化带来的隔阂.但都表 是融入台湾现实社会。从这个意义上。家国想象的“眷
现出了鲜明的族群意识。 村意识”有所减弱。因此,“外省第二代”身上既留有父
一、探亲文学中族群意识的由来 辈们的“乡关何处”.又被本土族群视为“异类”,“眷村
“族群是指一群因为拥有共同的来源.或者是共 意识”颇为复杂。
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或语言,而自认为、或者是被其 台湾当代探亲文学中的族群意识由“眷村意识”
他人认为构成一个独特社群的一群人。”【日如单纯按地 演进而来,表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
域可分为外省人、本省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