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音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现代音乐.doc

浅谈现代音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音乐不断打破传统,向现代化发展。现代音乐的出现掀起了一股音乐狂潮。不同的人对现代音乐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它。本文主要从现代音乐学者的观点、代表性作曲家及其作品进行介绍,引导更多人关注现代音乐的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people pursue spiritual life, music continue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and develop to modern.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music sets off a crazy wave of music.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attitude for modern music, not everyone can accept it. In this paper, the view from the modern music scholars, representative composers and their works are introduced to guide more people to concer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usic.   关键词:现代音乐;欣赏;观点;作家;作品   Key words: modern music;appreciation;view;writer;works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85-02      0引言   音乐的世界是很广阔的,任何音响和音响结构方式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构成元素。音乐创作的目的在于不断丰富人们的内心听觉感受。当今人们所追求的是听觉上的新感受和刺激,而不是枯燥无味的单纯的听觉。自十二音作曲技法诞生以来,音乐创作朝着两方面发展,一种是构造新的音列,创造新听觉感受;一种是透过音乐来表达某一种观念,这种创作较为抽象。现代音乐追求的是和声效果的自由化,逐渐脱离传统的写作手法。   1现代音乐学者的观点   张放在《现代音乐欣赏的文化误解及其审美效应》中从人们对现代音乐的文化误解开始论述,提出“现代音乐的交流与传播历程,往往是伴随着绝大多数欣赏者的文化误解和不适应进行的。” 作者从审美观点的差异解释了现代音乐不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并论述了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希望人们能够逐渐从传统的音乐领域转变到现代音乐领域之中。   钟峻程在《现代音乐创作的观念更新》中主要讲了我国现代音乐创作观念更新的必要性。作者认为音乐创作应不断借鉴中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并加以创新。他认为新音色的追求是十分重要的。现代音乐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技法,采用了许多非常规乐器,不和协的音响,造成调性捉摸不定的感觉。这样的作品可能很难被听众所接受,但这却是现代音乐发展的需要。   现代音乐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新事物,它将经历一段漫长的考验过程,最终将会被人们所接纳。   2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   现代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曲家以及作品。   美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格什温(GeorgeGershwin,1898-1937),是一位旋律天才,1924年他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写的《蓝色狂想曲》获得巨大成功,影响了众多作曲家在作品中运用爵士的手法。《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创作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据说是格什温在去波士顿的旅途中创作本曲的,他事后曾这样描述:“那是在火车上,可以听到铿锵的节奏和隆隆的撞击声……我经常在噪音深处听见音乐。就在那里,我忽然从头至尾构筑出-甚至是跃然纸上……”作品中运用了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滑音和切分音效果,使作品产生与众不同的色彩。其中对情绪的安排也是极具特色,含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比,抒情性与戏剧性的对比等手法。   著名美籍华裔作曲家谭盾,被称为“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现代音乐的贡献很大。1979年,他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其中运用了鼓、萧等在当时被认为是前卫的音响和技术,引起争议。尽管他的创作理念不被接受,他还是继续坚持。在1996年他创作了《鬼戏》,演奏中使用了水乐、纸乐、石头制造的声音等,并自称为多媒体。2000年他与彼得?沙勒合作的歌剧《牡丹亭》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最杰出的歌剧”。谭盾创作的经典作品很多,其中《水》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演出形式十分特别,台上设有五十多种有关水的装置,可以让水发出不同的声音。水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