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公路,世界奇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砖砌公路,世界奇迹.doc

砖砌公路,世界奇迹   “秦砖汉瓦”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儿。这缘于由它构建的历史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和卓越精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处那条“世界上最长的砖砌公路”,则将秦砖汉瓦的历史和深度延续至今,更把与之相关联的智慧和精神表现到了极致。   “世界上最长的砖砌公路”,本是218国道尉犁至若羌一段长约102公里的砖砌公路。如今,随着218国道的改建它仅存5公里,成了大漠中供人观瞻的一道风景。   在大漠深处,我们见到了砖砌公路当年的建设者高敦禄。   高敦禄退休前曾是一名筑路工人,今年67岁。他踩着眼前斑斑驳驳的砖砌公路缓缓地走着,眼神让人难以琢磨。此刻他的心神已经回到了41年前。      北京知青赴边疆      一帮北京知识青年,高唱着“满怀热情,满怀理想。跨山越水到边疆”的歌曲登上了前来新疆的列车。   1966年夏天的北京,在各大农场接受“正面教育”的知识青年,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观看《生命的火花》、《军垦战歌》、《黄沙绿浪》、《天山上的红花》等影片,于是他们对美丽壮观而又遥远的新疆产生了向往之情。   看过电影后,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干部给知识青年们作报告介绍新疆的情况,动员有志青年报名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队伍,支援边疆建设。于是,后来就有了一帮北京知识青年,高唱着“满怀热情,满怀理想,跨山越水到边疆”的歌曲登上了前来新疆的列车。   高教禄老人回忆说,在北京的天河农场接受“正面教育”前,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山东籍学生,因为‘在课堂上向老师问了些对浮夸风不能理解的问题。被错打成是彭德怀等一批人的“应声虫”,而被迫接受劳动改造。“受打击归受打击,但那介年代知识青年们的爱国激情并没有因为时代特殊而减退,所以有很多北京知青积极报名来到新疆。”高敦禄说。   高敦禄清楚地记得。在1966年那趟由北京来新疆的列车上,有已摘帽的和未摘帽的“右派分子”;有对极“左”路线和“三面红旗”略有微辞的“思想反动者”;有不安心农业生产盲目流入城市而被称为“盲流”的农民子弟;也有稍有劣迹的城市失足青少年。那是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他们的出身五花八门,文化程度也更是参差不齐,有研究生、留学生,也有小学学历者,甚至还有文盲。   经过4天4夜的颠簸,包括高敦禄在内的这一行人终于到了大河沿(吐鲁番)火车站。刚下车,他们就受到了热烈欢迎,一位全身戎装的兵团领导在那里当场宣布:你们这批北京青年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的新成员!这支2000多人的队伍当场即被编入兵团建设工程第二师工程支队(1969年第二师解散,工程支队编入农二师),并接受指令向南疆的尉犁县开进。      世界上最长的砖砌公路      “到了尉犁县,我才知道是去修尉犁县到若羌县的公路。”高敦禄说,因为这条路是国务院于1965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的。所以代号为“654工程”。   “尉犁至若羌原本是有路的,叫南疆公路,全长1344公里,其中库尔勒至若羌的距离为422公里。这是军阀盛世才依附蒋介石政府后,蒋介石为了拉拢他,给他拨付1305万元兴建库尔勒至甘肃安西的等级公路,这条路就经过尉犁和若羌。但由于当时这条路的修建标准低,沿线又多为沙漠、戈壁及沼泽,所以路况很差。   1966年,我们北京知青来到这里的时候几乎已经看不到公路的样子了。过往汽车大多要靠拱沙包、扛杠子、铺红柳枝,才能勉强通过,由库尔勒到若羌一般要走4天。   新中国要重修这条路,一是为沿线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要为新疆修建第二条连接内地的大动脉,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日益恶化,北疆通往河西走廊的路一旦被卡住,新疆就会与内地失去呼应。   “没有机械,工程全靠手工来干。”高敦禄说,当路修到尉犁至若羌间的英苏地区的时候,施工队伍已经没有足够的沙石料修路了。经工二师党委与新疆交通厅研究决定,由工程支队就地取材,用风干的胡杨作燃料烧砖砌路,先试点,取得经验再全面推广。由此,“654工程”中,全长102公里的砖砌国道公路铺路工程全面在英苏地区展开。   如今,人们经过尉犁至若羌的那段218国道,仍会在其旁看到一些废弃的砖窑,它们虽然已经火灭灰冷、四壁坍塌,但仍可映现烧砖人的智慧和艰辛。   戈壁滩上没有专门制做砖坯的机器,施工队员只好土法上马。高敦禄说,那制坯的土很有讲究:黏土和沙性土的比例要搭配合适,黏性大了砖坯容易干裂,沙性大了砖坯会“酥”,强度不够。制作砖的土要用水泡透,不能有疙瘩,软硬也要适当,泥硬了灌斗不实,砖坯缺棱短角,泥软了砖坯凝不住会变形。   烧砖要建砖窑,没有现成的图纸,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知青林锋和刘雪鹏在施工队伍里有了发挥专长的用武之地。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林锋和刘雪鹏两人白手起家,与大家一起边试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