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於变时空同倍比放大法的汛限水位控制范围研究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討會,2009 年 11 月23-24 日,台中市
基於變時空同倍比放大法的汛限水位
控制範圍研究
1 2 3
殷峻暹 滕煒芬 張麗麗
(1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38 2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北京 100011
3 河海大學 水文水資源學院 南京 210098 )
摘要
本文以丹江口水庫為例,根據丹江口水庫上、下游暴雨時空分佈特性,提出了利用變時空同倍比
放大方法推求丹江口水庫的設計洪水過程線,在此基礎上,利用調洪計算程式推求汛限水位,並根
據丹江口水庫典型天氣系統下的暴雨洪水過程確定丹江口水庫汛限水位的控制範圍。計算結果表
明,丹江口水庫的汛限水位由固定值拓展到控制域,為洪水資源的利用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
關鍵字:暴雨 變時空 設計洪水 汛限水位 丹江口水庫
一、前言 的典型峰或量與設計峰或量倍比值作為放大
目前,對汛限水位控制的研究以利用預報 典型洪水過程線放大係數。其計算公式為:
調度方式抬高汛限水位的研究方法居多,主要 X
φ ( -1)/C
集中在即時調度研究領域,從規劃設計角度研 V
X
究汛限水位控制範圍的研究較為薄弱。然而,
我國大多數水庫建設工作在上世紀 50 -60 年 式中,X 為各年的洪水特徵統計值,X 為
代,75·8"大水後,水庫的設計工作普遍偏於 系列均值,CV 為系列的變差係數。
保守,安全係數加大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同時, 具體做法是:
也造成了設計洪水超頻的問題,以丹江口為 (1)計算洪峰和洪量頻率,選一系列洪
例,其設計洪水的洪峰超過千年一遇,設計洪 水作為典型洪水,本文選洪峰流量大於 20
水偏于安全的同時導致水庫汛限水位過低,水 000m3/s 的洪水,共15 場;
資源利用受到約束,尤其是洪水資源的充分利 (2 )計算各典型洪水洪峰與時段洪量φ
用。 值,並選出最大φ值作為控制項目;
因此,本文從調整設計理念出發,根據流 (3 )以最大φ值出現的峰或量與設計峰
域暴雨的時空分佈特性,提出利用變時空同倍 或量倍比值作為放大係數,對典型洪水過程線
比方法推求設計洪水過程線,並由此確定水庫 放大。如表4 。
的汛限水位控制範圍,使水庫汛限水位設計值
由固定值拓展到控制域,為洪水資源的有效利 三、設計洪水過程線推求
用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 1、典型洪水設計洪水過程線推求
本次研究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丹江口水庫
二、變時空同倍比放大法 15 個典型洪水過程,利用變時空方法方法設
本文提出採用變時空同倍比放大法設計 計洪水過程線,形成的設計洪水過程線特徵值
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Multisim 的模拟电子线路课程应用转型改革.PDF
- 基于全局仿射变换估计的航拍视频校正倡-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基于TMS320F2812完成高精度光电编码器的自动检测方案研究.PDF
- 基于再生锁模控制的激光器高次谐波研究.PDF
- 基于功耗限制的CMOS低噪声放大器最优化设计关键词噪声,放大器.PDF
- 基于再生锁模控制的激光器高次谐波研究 - 激光与红外.PDF
- 基于协作中继的通信信道建模研究.PDF
-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逻辑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电机与控制学报.PDF
- 基于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和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光声光谱气体分析仪.PDF
- 基于声波变密度测井的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河海大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