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石家庄市「戏丝弦」.doc
谈石家庄市「戏丝弦」
“纺纱织布唱秧歌,耕田耪地哼丝弦。”石家庄丝弦,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戏曲剧种。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丝弦戏风采依旧,依然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佼佼者,也是地域文化的第一标志:京剧称为国粹就是中国文化的总代表;石家庄以百年的文化发展孕育了丝弦剧种。丝弦就是石家庄区域文化的标志,那就是石家庄的市戏。可喜的是国家认定丝弦艺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每一个石家庄人的骄傲,更是我们丝弦演员的荣耀。
今天,这个被京剧大师程砚秋称为“冀中民间戏曲的花朵”,这个曾经轰动北京、享誉全国、吸引周恩来总理五次观看并为之题词的河北地方名戏,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呢?石家庄丝弦已有五百年的发展历史,历代艺人为之倾心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新中国成立以来,石家庄丝弦获得新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五次接见丝弦剧团;两次邀请丝弦进中南海汇报演出,并亲笔题词: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这是周总理为地方戏曲剧种唯一的一次题词。二是1958年中央调石家庄丝弦剧团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三是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丝弦《空印盒》拍成电影。四是新时期丝弦《花烛恨》《瘸腿书记上山》相继进入中南海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建国后老一代丝弦艺术家王永春、张永甲、刘砚芳、石连秀,他们演出的剧目如:《调寇》《白罗衫》《赶女婿》《金铃?》《空印盒》等,其艺术形象还历历在目,当今健在的艺术家和优秀演员边树森、张鹤林、安录昌,他们主演的剧目《李天宝吊孝》《文王访贤》《金沙滩》《封神榜》《刘墉下南京》等。
现在优秀的中青年演员继往开来。根据丝弦剧团中青年演员的实力,重新打造的丝弦经典剧目《武成王》和《空印盒》在河北大戏院与观众见面。四场演出场场爆满,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都迟迟不愿离去。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热情的观众不愿离去,演员多次谢幕后,还得清唱几段,乐队还要出来演奏几曲,观众才心满意足地散场,这次谢幕竟长达三十多分钟。观众这么热情也是事先没有预料到。我们这次的重排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我们下了很大的气力,但我们心中也没有底。演出的成功说明我们的重排是成功的,观众是认可的。有热情的观众看后还打电话反映说效果很好,还问什么时候再演。这些都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感到欣慰!很多戏迷说,很爱看丝弦,这两部戏我以前都看过。这次重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场面更大了,故事情节紧凑了,不像以前那么拖沓,觉得特别好。这次改编后,情节的表现、舞台、服装、音响的设置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进步了,更有味道。重排,是大势所趋。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丝弦剧团做出重排经典剧目决定呢?丝弦是中国仅有石家庄“特产”的地方剧种,与昆曲一样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丝弦的剧目有500多出,但一大部分已经失传。整理挖掘这些剧目是当务之急,也是丝弦剧团的责任和义务。丝弦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在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文化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决定借这个契机,整理挖掘丝弦的传统剧目,并重排其中的一些经典剧目。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会衰落、最终消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戏曲存在的一些糟粕和不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东西必须剔除。从这个角度上讲,重排丝弦经典剧目也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求所必需的。
丝弦“产生于农村,流行于农村”,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目前它的市场主要也在农村,这就给人一种印象,丝弦虽然是小剧种但是却雅俗共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丝弦剧团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在农村市场也站稳了脚跟,每年下乡演出近300场。现在是我们抢占城市演出市场的时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必须重排一些适合城市观众欣赏口味的剧目。重新编排丝弦经典剧目,我们把握了这样一个原则: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创新。以舞美设计为例,丝弦传统的舞台特点四个字便可以概括,即:一桌二椅。但现在来看,这种传统舞台设置过于简单化,场景转换也不够自然。这次改革,我们在保持了“一桌二椅”的传统的前提下对舞台环境进行精心打造。我们不搞大制作,但我们也要非常讲究,所以我们的舞美风格是清新淡雅的。
这次的重排在继承传统文化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丝弦特色的文化精髓和经典故事情节;保持丝弦艺术的地方特色和朴实无华的传统,像幽默风趣、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俚语,像舞台和服装的改革等;继续保持丝弦贴近群众的传统。当年周总理的题词中就有“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作为市级艺术院团,我们的创排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这两部戏的剧本改编的主要是突出地方特色,深化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