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工集》

《杜工部集》 (汤书昆) 唐人诗歌的时代内容与杜甫 唐诗几乎是后人无法企及的人文风景线,就格律诗这一经典表意体裁及审美风韵而言,都推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唐诗当然与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大唐气度与大唐风采息息相关,是那样一个高度国际化、充满生命跃动空间的时代造就了丰富意兴的诗歌,相比之下,宋诗就显得清瘦内敛多了! 唐代的突出特征是对普通知识群体打开了人生的空间,以科举考试制度瓦解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贵族垄断,大批充满人生健康欲望和奋发意气的知识青年走入时代的核心运动圈,从而使时代气质发生了鲜明的变化。 初唐是一个英雄主义启动的年代,从唐太宗平定天下,建立了国际钦慕的东土大唐帝国,到武则天葬礼时61个国家使节亲临吊唁的宏大场面,使建功立业的渴望空前高涨。在这个昂扬浪漫的岁月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诗句)成为新的时尚,文人走向边疆、亲历兵刀弓马生涯似乎成为评价人生的基本标准,文弱书生与谦谦君子这类典型中国知识界形象一时黯然失色。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是这样评述初唐诗歌四杰的卢照邻的诗充满了“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骆宾王“那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之中,有着欣欣向荣的情绪”,王勃和杨炯的五律则将情感中心与审美寄托“移至江山与塞漠”,总之是热血青春之歌。 稍后,经过一种感伤性的反思,张若虚、刘希夷两位艺术审美大师将初唐诗歌推向顶峰,并直接启动了辉煌壮丽的盛唐之音。当人们吟读《代悲白头翁》与《春江花月夜》这样至美的意境时,几乎无一例外会为永恒的迷惘与神异的空灵醉倒。“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春江花月夜》),面对这流畅优美如轻烟的宇宙之歌,人们似乎只有静默。 盛唐是一个天才泉涌的时代,丰满圆润、青春怒放、无拘无束,边塞诗派的大师们写出了江山壮丽动荡的一面,而山水田园诗派的大师们则写出江山明丽优美的一面: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高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盛唐之音的高峰自然非诗仙李白莫属,李白为人傲岸不驯、不为世俗所约束,其诗则痛快淋漓,无法而法,给人以美妙奇丽的天才挥洒感,其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读李白的作品,情感的自由奔流和飘逸瑰丽映照出盛唐时代的蓬勃舒展。 然而,杜甫却是一个相当不走运的天才,他的黄金岁月是在时代元气大伤的动乱中度过的,因此,他只是刚刚像李白那样无忧无虑的吟唱,就被腐败的政治和安史大动乱卡住了歌喉,成了一个沉郁顿挫的诗人。中唐是一个沉重与收缩的时代,诗歌主题与审美精神都与盛唐大不相同的,知识分子的热情与明朗都在日趋萎缩,直至晚唐,全面沉浸于个人的情感天地与纤细意趣之中。 杜甫坎坷动荡的生涯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13世祖杜预为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知名诗人,父亲也曾担任过奉天县令。杜甫的少年时代是在一个小康之家中生活的。 杜甫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1) 杜甫35岁之前是读书与漫游期。自小学诗,循“读万卷书”教诲刻苦学习。20岁起转向“行万里路”教诲,经十年壮游,饱览了祖国山川风物,锤炼了意志、开阔了心胸。这一时期充实舒展的人生,为他早期诗歌带来浪漫与单纯的色彩,《望岳》一诗可为这一期的代表。 (2) 杜甫35~44岁这一段为走向社会现实期。这10年里,他困守长安边赶考边谋生,但由于逢上奸相李林甫及昏败的杨国忠当政,不仅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连自己的温饱也成了问题,有时被迫成为帮闲食客。后来好不容易谋得一个看管州里兵器仓库的低级职位。在这种“掉在井里”般的现实磨难中,杜甫逐渐深入民生内层,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诸诗可为这一期代表作。 (3) 杜甫45~48岁这一段为国破家危期。这是影响了大唐帝国命运的“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候,国家政权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战乱地区竟至出现“千里无人烟”的情形。杜甫个人的经历也堪称九死一生:他先在长安被乱军所俘,不久因官小位卑得以逃出,千里迢迢投奔在灵武的太子李亨(唐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太子大为感动

文档评论(0)

h0r3d7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