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山水画实践论论文
中国美术学院 童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山水画实践论
论文提要
山水,通常说来,是指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但作为绘画中的“山水”,则
不尽然。山水画的本质绝非以形移形,以物状物的再现,而是艺术家主体对自然
山川的高度概括和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情感把握和表述。艺术形象所呈现的山水
形貌,取材于物质现实,体现的却是精神理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乾
坤”,一山一水之中不但蕴含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而且反映了艺术家的人生观
和宇宙观。就此而言,人与自然的交流,完全取决于人对两者关系的认知上。中
国传统文化主张用“天人合一”的思想看世界、去做事,这种综合思维方式讲求
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换而言之,自然大宇宙,包涵了人类小宇宙和大
自然的万千事物。人类不是其中的独尊、独存,人与大自然的相安、和合才是宇
宙的精神本质。
融自然、技术和性情于一体的绘画创作,它的发生和发展的基础,都是中国
文化思想的果实。本文上编《历史的验证》,结合前人的创作理论和实践,通过
对造化、心源两个概念的渊源,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梳理,
以意象的造形、审美的情趣、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追求、和笔墨的表现等诸多创
作要素为实例,就山水画创作原则所体现的整体性、综合性加以论述。下编《当
代的反思和实践》,分析前人的艺术实践和认识,辨析其中存在的流弊与偏差,
从而确立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体性创作原则的圭臬性和接续作用。绘画
是人类“心灵状态”的外达形式,这形式又蕴含着观念的内核。画家笔底的山水
有情感、有神气,充分地呈现出艺术形象的人格化。作品的生命力也集中体现了
创作者的学养、性格、气质以及视野的宽度、思维的深度等等。融造化、心源于
一体的综合创造理念,要求绘画以生活为基础,以人品为根本。在人格的完善中,
不断地提高艺术的精神高度。造化是自然的产物,具有物质的形态,是实在的世
界,而它的精神是生生不已,化化无穷的生化规律。心源是人的内在性灵,观照、
感悟世界的根本之地。中国画家所注重的心的作用,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由心
源所获得的意象世界,绝对离不开审美活动。自然万物有美,但不尽美。只有出
自画家精心裁剪、陶熔后所得的第二自然,方能达到真善美。
任何艺术,它的生命之延续,在于不断地开拓和扩充,从古至今,历来如此。
时代的变迁,是画家求新意识觉醒的契机,对精神的不同追求,则是创作的内动
力。然而,求变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发扬传统,去粗存精。没有对过去的认识,也
就不会有新的创造。只有以内外兼备的整体性思维作指导,既重视生活,又注重
修养,艺术创造才具有时代性。在表现手法上不走极端,才能超越物性,超越个
性。在自由挥洒的状态下,突显出道艺两全的人生境界来。
3
中国美术学院 童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山水画实践论
关键词:
自然 造化 心源 图真
4
中国美术学院 童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山水画实践论
Abstract
Landscape, usually speaking, refers to the nature of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but
as in painting, Landscape is not always the case. Not the nature of landscape
painting to form transitional to things like materials and reproduction, but the main
artists on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high-level overview,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grasp and express emotion. Art image presented 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