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能源全要素效率及其影响因素.doc

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能源全要素效率及其影响因素.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能源全要素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能源全要素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以节约能源消费和减少CO2排放作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在能源约束条件下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增?L,能源效率问题作为研究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必要的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Metafrontier GML指数方法,构建动态综合的污染强度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中国地区2004―2013年28个省份的绿色能源效率,进而对中国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技术效应进行分解,并对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东部地区技术赶超、创新和领先效应是显著的,东部地区辽宁省技术“领先效应”并不明显,导致该地区能源效率并未有提高;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应不明显,但能源效率均有明显提高;而西部地区只存在技术创新效应,此地区的技术前沿与全国范围的共同技术前沿差距较大,特别是此地资源型地区的技术改进效率不高。其次,通过对能源效率的σ收敛和β收敛进行检验,发现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在2004―2013年存在σ收敛但是不存在绝对β收敛。再次,对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赶超效应”、“创新效应”和“领先效应”均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存在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存在促进作用,但是增强环境规制强度会抑制能源效率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提高能源效率,对于不同地区需要“因地制宜”,特别是对于资源型地区,需加大促进技术创新政策力度,缩小地区技术前沿与全国技术前沿的距离,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进而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环境约束;能源效率;Metafrontier GML指数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2-0147-10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家,2014年能源消费占世界消费总量的46.9%,同时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的25.7%。而中国工业高速增长是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代价,中国工业的未来的发展不可以忽视能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1]。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经济结构转型必须将节约能源消费和减少CO2排放作为主要目标。那么,在能源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能源与资本、劳动一样作为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2],而作为投入要素的能源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非期望产出。因此,能源效率问题作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回避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近来关于能源效率测算方法众多,主要是从技术进步率角度进行分析,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将能源也作为投入要素,如师博和沈坤荣[3]、陈诗一[4],以此突出能源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之一,分析物质资本、劳动力资本以及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研究前提假设是厂商技术是有效的。关于测算效率的有效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Malmquist or Fisher Index)、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参数随机前沿分析(SFA)。其中,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运用线性规划构建非参数前沿面来计算效率。关于能源效率测度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Hu and Wang[5],基于DEA方法测算出潜在能源投入,其与实际能源投入的比值称为全要素能源效率。自此之后基于DEA方法计算能源效率文献众多,如Wei 等[6]利用中国钢铁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将能源效率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率与技术变化率 由于能源生产会带来污染产出,需要考虑加入非意愿产出因素,否则会扭曲对经济效率的评价。Chung 等[7]考虑非期望产出并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ML)和方向距离函数,构造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简称ML指数),将能源与环境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增加产出与减少污染。R Fre 等[8]、涂正革和肖耿[9]考虑污染作为“坏”产出条件下,基于ML指数的DEA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所用的方法未考虑跨期DEA,计算结果可能得到技术退步。因此,Shestalova[10]提出序列Malmquist指数(简称SM指数)计算方法。田银华等[11]以及王维国和范丹[17]基于SM指数方法,分析考虑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但是序列DEA存在不可传递性,此方法适合评价在理论上不存在技术退步的情况。而Pastor and Lovell[12]为了解决ML指数在跨期方向距离函数中测量存在不可以循环、计算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时线性规划出现不可行解以及不可传递性的问题,将各期的总和作为参考集建立全局域Malmquist指数(简称GM指数),但并未包含负外部性因素。Oh[13]建立了一种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