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弥散型宗族到点缀型宗族_以浙江省福佑村鲍氏宗族为例_邓苗.pdf

从弥散型宗族到点缀型宗族_以浙江省福佑村鲍氏宗族为例_邓苗.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弥散型宗族到点缀型宗族_以浙江省福佑村鲍氏宗族为例_邓苗

从弥散型宗族到点缀型宗族 ——— 以浙江省福佑村鲍氏宗族为例 邓 苗 摘 要: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族文化,其产生和变迁的过程与具体 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由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宗 族文化经历了由崇高到世俗,由实体到象征的变化,宗族与村落社会的关系也与这 种变化相伴随。 这种变化,概括地说,是由一种弥散型的宗族转变为点缀型的宗族。 这种类型归纳的意义在于, 对于具有弥散性的点缀宗族我们可以通过宗族意识唤 醒人们的集体意识,村落意识。 而对于纯粹的点缀型宗族,则要防止潜在的宗族力 量变为显性的社会力量,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关键词:宗族 弥散型宗族 点缀型宗族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宗族在传统社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如 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前宗法制度还只是贵族阶层的一种力量聚合的方式的话, [ ] 1 那么宋元以后宗族文化则真正地走向了平民化和普遍化 。 而这种宗族文化的下 [ ] 2 移不但是统治者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统治秩序的需要 ,同时也是民众守望相助、 养生送死的保证。 正是通过宗族这种方式,民间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有限的自 治,并成为一种联系紧密的地方共同体。 由宗族产生的民间精英,不但是民众的代 表,同时也是国家的地方代理人。通过他们,民众和国家实现了双向的沟通,地方社 会得以有序地运转。 世纪末 世纪初,宗族作为一种与现代化所代表的西方文明 19 20 相隔膜的文化传统,被人们当做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从而受到人们的否定,宗 族文化遂隐蔽到了历史的幕布之后,或者说退出了主流的文化舞台。 世纪 年代 20 80 以来,随着政策的放松,宗族文化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东南沿海得到了复兴。对于这 [ ] 3 种复兴,人们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 然而,这种复兴的宗族文化和 原来的传统之间的差异, 以及由这种差异而表现出的当代社会的宗族文化的实质 196 从弥散型宗族到点缀型宗族 还是没有得到有说服力的阐释,而这些问题恰是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关键所在。福 佑村作为楠溪江边的一个血缘村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浙闽地区的宗族文化, 通过对构成这个村落的鲍氏宗族的考察, 或许有助于解决我们在上面所提出的两 个问题。 一、时代变迁中的宗族活动特点变化:由崇高到世俗 作为中国南方乡村社会两种最普遍的文化形态之一, 宗族的产生和变迁与具 体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既是一种血缘性的村落社会组织,又是一 种复杂的祖先崇拜现象。 尽管在时代的变迁中,宗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但其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宗族仍然在其精英的带领下,通过 各种仪式或活动来展示自己的存在。 (一)传统社会中宗族的崇高化 如果说供奉在庙宇中的神灵是一种神圣的意象,那么,在祠堂中享受子孙祭祀 的祖先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象征。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高高在上、不可触 及、开放地接受社区内外的民众祭拜的公共神祇,而后者则是与宗族的每个成员都 有血缘联系的、可感可知的群体私神。 除此之外,祖先信仰还具有一种义务性和教 化性,既与宗族整体的声誉联系在一起,也与宗族内部每个具体成员的个人生活直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