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针灸课程2008-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国以来针灸发展与研究 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整理针灸学基础知识,观察针灸适应症,用现代论著方法阐述针灸学术体系。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总结古代针灸文献,比较广泛的一种病一种病地进行针灸临床总结,并开展实验研究和针刺对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影响,研究针灸的基本作用。 70年代以来,从外科手术学、麻醉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痛觉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医学电子学等多方面,开展针麻的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又以研究循经感传为契机,从不同角度研究经络现象及其实质,腧穴与脏腑相关等理论问题。 建国以来针灸发展与研究 80年代至90年代,针灸医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将经络研究列为全国十二项重大科研课题之一,无疑对整个针灸研究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90年代以后,在总结反思经络研究的基础上,着力进行经脉经穴脏腑相关性的研究;引入循证医学对针灸治疗规律进行研究;针灸药物结合治疗研究;逐渐重视针灸传统理论的系统整理与研究。 * 谢谢!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任脉 阴 脉 之 海 督脉 阳 脉 之 海 奇经八脉 “一源三歧”: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十四经”:任、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与其它六脉不同,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作用: ①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③统率、主导作用。 ④主持生殖、影响衰老。 十五络脉 含义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 作用 十二经别络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统属全身络脉的作用。 渗灌气血,濡养全身。 经别 含义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从四肢(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离)—体腔深部(入)—浅出体表上头面(出)—阴经经别合入阳经经别,注入六阳经脉(合)【六合】 作用 ①加强了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足六经与心脏的联系。 ②加强表里两经体内的联系。 ③加强了阴经经脉同头面部的联系。 ④扩大了十二经经穴的主治范围。 ⑤拓宽了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途径。 经筋 含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特点 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作用 ①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②充实了十二正经在体表的部位。 ③病候记载都属于筋肉方面的疾病。 皮部 含义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特点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 作用 ①生理病理上 ②协助诊断 ③用于治疗上 经络的生理功能、应用 生理功能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调节机体平衡 感应传导 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诊断 指导临床治疗 腧穴理论——定义、分类、诊断治疗作用 定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接受针灸刺激,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部位。 分类 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 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 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诊断 扪穴检查诊断疾病;探测穴位诊断疾病。 治疗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整体作用) 腧穴理论——特定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 原络配穴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背俞穴”。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俞募配穴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 特定穴是临床最常用的腧穴。 刺灸理论——刺法、灸法 刺法,古称为“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是指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法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法,古称“灸焫(ruo)。”,又称为“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刺灸理论——针具 砭石 骨针、竹针 金针、银针、铁针 不锈钢针 电针、光针、磁针 刺灸理论——针法 刺灸理论——灸材、灸具 刺灸理论——灸材、灸具 * 刺灸理论——灸材、灸具 刺灸理论——灸材、灸具、灸法 常见病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