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指标.pdfVIP

陕南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指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35卷 第4期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Vo1.35 No.4 2008年 8 月 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 Aug. 2008 陕南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指标 Essentialdiseasefactorsandcontrolindexofrice sheathblightintheSOUthernShaanxi 王胜宝 邓根生 王晓娥 张先平 孙 敏 张久成2 (1.陕西省水稻研究所,汉中723002;2.汉中市农技中心,汉中723000) WangShengbao DengGensheng WangXiao’e ZhangXianping SunMin ZhangJiucheng (1.Shaan~InstituteofRiceSciences,Hanzhong723002,ShaanxiProvince,China;2.Hanzhong AgriculturalTechniqueCenter,Hanzhong723000,ShaanxlProvince,China)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稻作的三大病害之一,20世 插栽水稻品种金优527,基施纯氮 108.75、166.2 纪7O年代以来,危害呈上升趋势。陕南地处暖温带 和223.8kg/hm23个处理,各小区施用的其它基肥 和亚热带过渡区,气候特殊,有利于水稻病害的发 不变且不再追肥,其它同1.1。 生,加之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和高肥密植技术的普及, 设金优527栽人本 田后7、12、17天3个不同的 20世纪90年代水稻纹枯病成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 追肥时问。每小区追施尿素 125kg/hm、磷酸二铵 主要病害之一。为摸清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作者 93.75kg/hm、锌肥 12.5kg/hm ,其它同1.1。 于2000--2007年对该病在陕南稻区的主要发病因 1.3气候与发病的关系 素及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 供试水稻品种为协优 63,分别于 2000和 2001 1材料与方法 年6月下旬对全 田进行普查,在始发病区指定 50 1.1水稻品种、播期与发病的关系 丛,给病株挂牌标记,以后每 3天挂牌调查 1次病株 采用盆栽人工接菌鉴定法,对 2000--2007年陕 数,直到9月上旬结束。分析两年中6月下旬至9 西省水稻区试品种进行鉴定,每品种 3盆。供试菌 月上旬的气象条件与发病的关系。 种从田问发病的新鲜稻株上分离培养获得,于水稻 1.4大田产量损失测定 抽穗期人工接种保湿,20天后调查病情,以3盆的 通过试验,对羽柴辉 良提出的产量损失经验公 平均病情指数评价抗病性。病情调查及抗病性评价 式 1000m 损失量(kg)=(41.31X一826.2)×A/ 标准参照我国农业行业标准: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技 1000进行拟合。供试水稻品种为协优63,设喷药与 术规范NY/T。以下同。 不喷药两个处理,小区面积60.5121,3次重复,随机 将金优 527分3期 ,于4月5、10、1513露地育 排列,水稻收获前调查丛发病率A及病斑高率 ,求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