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页作业模块一语基背诵语用古诗鉴赏
8.张小素同学是一个说话幽默、性格开朗、爱好广泛、 成绩优秀的高三学生,2010年高考,她打算报考有播 音主持专业的院校。下面是她准备的面试自我介绍 稿,请把下表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出来。 尊敬的主考老师,我叫张小素,来自广袤的北方 平原上的农村, 我想,家乡赋予我的性格,会使我在播音主持这一领 域,大有所为的…… 联系开头和结尾的语句,将题干中相关 信息充实其中即可。 答案 略。 答题指导 四、古诗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 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春尽残花风未 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 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起的 烟缕。 (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 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 此分别加以说明。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 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1)答题注意完整,每个阶段须分别说 出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 (2)语句赏析可从多角度切入,如修辞手法、表现 手法等。 答题指导 答案 “少日”,春天来临,词人要“插花”“走 马”“醉千钟”,纵情狂欢,感觉生命像浓酒一样让 人陶醉,其乐无穷。“老去”,春天来临,词人呆在 小房子里,烧香、喝茶,消磨时光,内心感受像病酒 一样痛苦难奈。 (2)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想象离此而去的春天,与 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 的疑问,想象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苏秀道中①自七月二十五日夜 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 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指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市)的路上,作者曾几曾任浙西提刑,这首诗可能作于浙西任上。 (1)请简析首联中“转”字的含义。 (2)颔联上句巧妙地化用了杜甫的哪首诗?请写出 来,然后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3)尾联承前三联作结,直抒胸臆,从哪两方面表现 了怎样的题旨? 答案 (1)秋季,久晴不雨,秋禾枯焦。傍晚还是骄 阳似火,却忽然转化为人们企盼已久的甘霖。“转” 字既写出了这场雨的事出意外,又写出了它久为人们 所企盼。 (2)化用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 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句。妙处:作者借 杜诗本身所包蕴的关怀民生疾苦的精神,巧妙地表达 出自己关心民生,体恤民艰的感情,扩大了诗歌的内 涵,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3)表现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表现了 诗人与农民同喜同乐的心情。 (五)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费解/解数 蔓延/顺蔓摸瓜 商贾/余勇可贾 B.钥匙/锁钥 强迫/强人所难 刹住/古刹钟声 C.梦魇/笑靥 市侩/脍炙人口 菜梗/骨鲠在喉 D.瞋目/缜密 浅薄/明修栈道 叱咤/姹紫嫣红 A项“贾”都读ɡǔ。B项“强”都读qiǎnɡ。 C项“市侩/脍炙人口”都读kuài,“菜梗/骨鲠在 喉”都读ɡěnɡ。D项chēn/zhěn、qiǎn/ zhàn、zhà/chà。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题指导 . .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