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段压缩——新闻类概写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全国版 · 语文 悦读悟睿哲 体验破密码 考点全突破 智勇稳冲关 课时作业 一、拟一句话新闻 二、拟写新闻导语 三、拟写新闻标题 四、概括新闻要点 什么是新闻?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狭义的新闻有时专指“消息”。 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其有如同记叙文一样的基本要素,但由于各种部分的内容要求不同,故其各个部分的概述要点不尽相同。 新闻必须具备的要素:5W+H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 新闻类语段压缩 基本解题途径和方法 (1)筛选出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等几个要素,还要注意表示意义(如首次、第一等)、目的等其他重要词语。(筛选要素法) (2)对字数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根据题型及字数要求保留筛选出的要素。 (3)整合信息,组成一段话或一句话。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一、拟一句话新闻(√) 二、拟写新闻导语 三、拟写新闻标题 四、概括新闻要点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典例一:把下面的消息缩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8个字) 本报讯 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2月13日偕夫人抵达伦敦,我国驻英使馆教育参赞李旺荣前往希斯罗机场迎接。 刚刚到达伦敦的杨福教授2月14日上午应邀来到驻英使馆教育处,受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执行副校长ColinCampbell爵士一行的迎接。并接受了我国新闻媒体驻英记者及当地华侨媒体的采访。随后,杨福家夫妇出席了我驻英大使马振刚为祝贺杨福家教授荣任诺丁汉大学校长举办的午宴。 2月14日晚,杨福家教授出席了英国女王的私人晚宴。次日出席了英国女王年度颁奖仪式。从2月17日开始,杨福家教授将履行其校长职责。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2月13日,杨福家抵英履行校长职责。 时间——2月13日; 地点——伦敦; 人物——杨福家; 事件——抵达伦敦; 原因(目的)——履行校长职责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例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记者日前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应墨西哥国防部邀请,由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选派36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今日从上海启程赴墨西哥参加墨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 据了解,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军队都将派出相同规模的方队参加阅兵活动。这是解放军仪仗部队首次走出国门远赴海外参加活动,旨在体现我国对中墨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表明我军参与国际多边友好交流活动的积极姿态,展示我国与各国军队增进了解、推动互信,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人民网 李杨洋)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解析:把握新闻材料的记叙要素,主要是什么人(单位)做了什么事。解答此类题,要特别注意抓导语(第一节或第一句)。 答案:我军仪仗队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墨西哥庆典阅兵。 请把这段文字压缩成不超过22个字的一句话新闻。 从3月1日起,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有的提价,有的降价,有的免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不超重的本埠和外埠平信都提了价。 答案: (1)3月1日起邮资上调,电信费有升有降。 (2)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降有升。 评分标准: 答案应包含以下要点: 时间(3月1日) 项目(对象)(电信费和邮资〕 调价(价格有降有升) 前两点,每点1分,第三点,能正确地写出价格“有降有升”的意思,得2分;只笼统地写出“调价”的意思,得1分。 一、拟一句话新闻(√) 二、拟写新闻导语(√) 三、拟写新闻标题 四、概括新闻要点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一、拟一句话新闻(√) 二、拟写新闻导语(√) 三、拟写新闻标题(√) 四、概括新闻要点 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昨日,负责曹操墓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郑州举办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说明会,就对大家关心的曹操谥号问题、出土石碑刻铭真伪等问题一一进行澄清与答复。(提出了问题,并没有具体的内容。作为说明会,人们更关注的是会议的核心内容) 有专家认为,墓穴没有发现墓志铭非常遗憾,使墓主人是谁缺乏有力证据。(对照句)孙新民则表示,该墓葬中没有发现墓志铭是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核心句,体现了新闻价值)东汉时期流行墓前立碑,埋入墓中的石刻是不多见的。魏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墓志铭葬俗才逐步定型。目前,最早的墓葬志铭发现在公元464年,距曹操死亡的时间相距约240余年。(这是对核心句的阐述) 【思维轨迹】一般而言,新闻的标题应该包括新闻的主体和所发生的事件,要突出新闻点(价值),材料第一段可以概括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