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谭晶跨界演唱.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谭晶跨界演唱

中国当代民族声跨界演 唱个案分析 ---以谭晶演唱艺术为例 讲解人:曹建荣 摘 要 在当今社会文化不断发展、新的不同的音乐元素不断流入的大背景下,我国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打破“千人一面”的格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跨界热潮”被掀到空前高度。虽然声乐艺术中的跨界演唱现象,从一开始就引起大众的广泛争议,褒贬不一,但是跨界演唱充分体现着“科学性,时代性”,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当代观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歌唱家,谭晶在唱法上大胆探索,兼容并蓄,融美声、民族和通俗三家之美,形成了“跨界唱法”。传统与现代相交融,民族与流行相贯通,形成了大气、简约、主流的演唱风格,在歌坛独树一帜。她主张淡化民族声乐唱法概念的划分,回归歌唱艺术的本质,使一切的方法服务于作品本身。 该论文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和跨界演唱形成分析的基础上,以谭晶跨界演唱艺术为例,详细阐述跨界演唱对我国声乐艺术发展及声乐教学的意义,从而揭示民族声乐向多元化发展是符合人民需要和时代要求的。 跨界演唱的由来 跨界源于英文的“Crossover”一词,原意是跨界合作,现在多代表一种有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 “跨界”——“跨”为动词,跨越的意思;“界”为名词,界限、领域的意思。“跨界”,即跨越了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域。在我国“跨界演唱”指跨越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演唱风格的演唱方法。 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了将唱法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个类别的倾向。这三种类别唱法的提出,在当时极大的推动了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和研究。然而,声乐演唱艺术发展到今天,这“三种唱法”的划分就像三道门、三堵墙一样,虽然各自出入裕如,但却相互壅堵隔绝,歌手在唱法的选择上都只能非此即彼,而绝不能亦此亦彼,更不能彼此融合,从而淡化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意识,限制了歌手的艺术发展。 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品味在不断提升,声乐演唱唱法严格划分带来的矛盾越发激烈,跨界演唱就应用而生了。然而跨界演唱在我国形成时间不长,对其分类以及界定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大体出现的关于跨界演唱的名称有以下几种:“民通” 、“民美” 、“古典跨界” 谭晶简介 谭晶(1977年9月11日)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是中国少有的横跨民族、美声、通俗三种风格的歌手,出生于山西,先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1998届本科班、解放军艺术学院2006届研究生班,成为中国第一个通俗唱法硕士学位获得者,2008年起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全国青联第十一届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副主席、山西省青联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宣传大使、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宣传大使。 谭晶跨界歌唱艺术特点 以《在那东山顶上》这首歌曲为例,具体分析谭晶在演唱技巧方面的把握。 《在那东山顶上》是一首散发着浓郁藏族色彩的情歌。歌词改编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诗,著名音乐人张千一谱曲。初听此歌,就会被谭晶声音里那种和雪域景象如出一辙的质感牢牢吸引,高亢和细腻并显,柔美和宽广各尽,听着音乐如同置身于雪域高原。全曲由两个对比部分组成。“玛吉阿玛,玛吉阿玛,玛吉阿玛”,清唱三遍“玛吉阿玛”开篇全曲,这里谭晶借鉴了通俗的气声唱法,并结合了藏族原生态唱腔,吐字区别于民族唱法讲究喷口、咬口,声音柔美而飘渺,如一位婀娜少女,将人们带到了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接着以弦乐为主演奏前奏旋律,旋律来自歌曲的第二部分,优美而舒缓,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第一部分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这一乐段谭晶融合了通俗和民族的演唱技巧,气息不深, 共鸣运用得较少,但是极富流动性,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情意绵绵。到了第二乐段,加入了口腔共鸣的运用,成音位置始终保持在前口腔,声音细腻,通透,给人一种清澈之感,唱出了心中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间奏同样使用了第二部分的旋律,但在配器上加入了管乐和架子鼓的配合,推进了歌曲的情感抒发,同时也赋予歌曲更强的时代感。演唱第二段歌词,其旋律是第一部分的重复。管弦乐和架子鼓伴奏贯穿其中,和第一段演唱相比,动感性更强。加强了声音的力度和宽度,但扎实迫近的真声声质,精致细腻的声线保持不变。恰当的情感处理,让听众的心融化在每一个音符里。接着是全曲的第二部分,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由三个乐句构成。在这部分谭晶融合了美声唱法深呼吸、高位置,全通道共鸣的方法和藏族原生态的唱法,真假声转换灵活,状态运用自如,浑然一体。充足流畅的气息送出柔和、明亮、清新、有穿透力的声音,把藏族特有的神秘色彩表达的淋漓尽致。第二部分的重复,加强情感的表达。最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