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人境庐诗草》看黄遵宪诗歌新变.doc
从《人境庐诗草》看黄遵宪诗歌新变
摘要:黄遵宪作为放开眼光看世界的维新志士,对中国诗歌艺术创造可谓独具特色,其《人境庐诗草》是他最好见证,不仅吸取了民间文学,同时也拾取国外优质养分,语言新颖、思想得到升华,视野也获得开阔,使诗歌呈现崭新面貌,取得了由古典诗歌向现代诗歌变迁,在诗歌史上取得了的重要作用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诗歌新变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11-02
一、黄遵宪和《人境庐诗草》的创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对于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出生在岭南地区,受外部环境影响比较大,十五六岁“即学为诗”,从少年时代起,黄遵宪就怀有远大理想抱负,家庭环境对其思想形成同样产生一定影响。
黄遵宪的外界视野打开了他诗歌创作的契机,光绪十五年使英期间,他“愤时势之不可为,感身世之不遇,乃始荟萃成编,借以自娱”。光绪十八年编成《人境庐诗草》4卷,光绪二十四年,黄遵宪“放归”嘉应,购筑“人境庐”,继续编著《人境庐诗草》,辑成11卷。纵观他学习创造的成果,《人境庐诗草》正是中西文化撞击的产物。
二、诗歌新变
(一)中西交流融合: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黄遵宪对近代中国,一方面批判传统思想糟粕,主张经世致用,摒弃循规蹈矩,另一方面著书立说向国人介绍西方思想,目的在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改变国家落后挨打局面。
《人境庐诗草》前两卷是黄遵宪出国前的诗作,不少篇章揭露了封建文化对人们的禁锢和毒害。其中有开明宗义的第一首《感怀》诗篇,该诗篇对封建儒生进行了辛辣讽刺:“世儒诵《诗书》,往往矜爪嘴……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他还对封建统治者提倡的宋明理学、乾嘉考据和科举制度予以抨击,进而提出“变法”的主张。《人境庐诗草》还阐发了朴素的进化观:“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指出迷信三代、鄙薄当今都是错误的,他要“我手写我口”,不受古人拘束牵绊。
(二)中西文化思想对比,提升其高度
黄遵宪认为,在对待外来事物问题上,西方较重视与他人交流学习从而有所收获,“今万国工艺,互相师法,日新月异,变而愈上”,中国守旧派死抱着陈腐的教条规则,“恶其异类”,“以通其艺为辱,效其法为耻,何其隘也!”中国只有赶上世界的潮流,抛弃“用夏变夷”旧习,转变为“效之法之”,才能所进步。
他在1884年所作的《纪事》诗中说:“吁嗟华盛顿,及今百年矣。树独立旗,不复受压制。红黄白黑种,一律平等视。人人得自由,万物咸逐利。民益智发扬,国富乃倍蓰。泱泱大国风,闻乐叹观止。”其诗中充分地表露对平等、自由等思想的赞扬和尊崇。在《为同年吴德??寿其母夫人》一诗中谈到了妇女问题:“西俗重妇女,安居如天堂……人权绌己甚,世情习为常。”通过对中西妇女地位遭际的比较,表露出同情中国妇女不幸遭遇的人权思想。
黄遵宪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站在中西文化整合高度上,发出自己健康、理性的声音,诗歌里充分地显示了其思想新变。
三、透过《人境庐诗草》视语言新变
(一)诗歌的俗化与欧化
在“俗化”方面,黄遵宪沿着民间化道路,大量地采用大众口语、民间歌、民谣和客家方言入诗。收录在《人境庐诗草》中的《山歌》、《哭威海》等诗歌就具体体现了其特点。他借用民歌和客家儿歌语言和纯粹白话,把诗句写得平易新奇。在《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一诗中,他用大众口语写亲情、家事、国家事,既曲折详尽,句句都在情理之中。
在“欧化”方面,诗歌运用了大量反映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的新名词与新术语。收录在《人境庐诗草》中的《今别离》一诗中,大量引入了新名词和新事物,诸如:汽船、汽车、电光等,使其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明白易懂的新面貌。
纵观整篇《人境庐诗草》,语言的新变,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俗化”和“欧化”结合,充分显示了诗歌语言新气象。
(二)诗歌语言转变:传统向现代过渡
在诗歌语言开辟了一条“欧化”与“俗化”相结合的道路后,诗歌语言将沿着传统向现代过渡之路线。
在诗歌句式方面,他力求突破传统诗歌句式的束缚,追求不拘一格,纯任自然地散文化句式。收录于《人境庐诗草》中的《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其诗句安排长短参差、伸缩自由,诗句拉长以后,思想内容加大,叙述节奏舒缓,从而收到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在《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一诗中也一样,竟一连用了四个“如”字、四个“一花”、六个“有时”开头的句子。黄遵宪这种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散文化新笔法,打破了中国传统诗歌语言程式化的藩囿,为现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修订《公司法》解读课件.pptx
-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docx VIP
- 危险化学安全卡—航空煤油.doc VIP
- 碱金属K和Na对配合煤炼焦特性及捣固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VIP
- 小学美术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工程承包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4红太阳光伏组件用户使用手册.docx VIP
- 2025年梦想启航未来可期班会.pptx VIP
- 职业技术学校《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doc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