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关爱学生生命的成长.docVIP

创设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关爱学生生命的成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设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关爱学生生命的成长.doc

创设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关爱学生生命的成长   摘 要: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刻不容缓,这是学生终极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因此,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创设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关爱学生生命的成长。   关键词: 历史情境 情感熏陶 乡土教材      为了完成新课改总体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振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形成健全的人格。高中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刻不容缓,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爱国情怀及人文精神呢?近两年我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感想。   一、创设历史情境,引起学生共鸣。   在历史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全面真实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深入其境地进行“实践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去感悟,从而引起共鸣。例如讲到抗日战争,分析日军在中国的罪行时,我投入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引用了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和日本池田大作先生1997年写给油画作者的信:“凝睇《南京大屠杀》,一瞬间我的心停止了跳动,我的心哭泣了……这幅画跃动着李先生魂魄的杰作,最主要在呼唤真实。”当学生看到这些时,他们震惊了,他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近地去触摸历史,感知历史。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知道此时再伟大的语言、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达到如此的效果。   在分析日本与德国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时,我出示了两张图片:跪着的德国总理勃兰特,站着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态度:一个是在跪拜受害者――遭到纳粹杀害的波兰人;一个是祭拜施害者――二战的日本战犯。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德国为什么能得到谅解,而日本却屡屡遭到亚洲人民质疑?其中一个说:“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德国正视历史,并从历史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得到谅解,而日本逃避历史,回避历史问题,不能以史为鉴,那么未来就有可能重蹈覆辙,因此引起亚洲国家的忧虑。”我清楚地知道,这是进行历史重要性教育的好机会,于是总结道:“历史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为现实提供借鉴,为未来提供参考,所以学好历史会让我们变得明理、智慧、通达,生命质量就会比别人高出许多;一个民族明理、理智、通达了,就会在重大问题上多思考,少走弯路。所以,不重视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不重视历史学习则是个人的悲哀。”对此,学生纷纷表示认同。虽然历史与我们隔着尘封而厚重的烟雾,但我们要让学生穿越这层烟雾,深入到历史中去感悟、去思考,同历史对话,感受历史发展的脉博。创设历史情境,借助历史这面镜子,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取向产生特殊的作用。   二、利用历史教材中典型人物事迹去教育感动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性相通,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就像一面镜子,会直接启迪学生的智慧心灵,冲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获得人生成长的借鉴。历史教材中许多人物的感人事迹都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素材。例如,在学习必修三的《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的第三课《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讲到原子弹爆炸成功时,我给学生讲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段感人故事:1979年夏天,他在罗布泊进行飞机空投小型氢弹实验时,降落伞没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倒计时的信号显示到了零,但天空没出现蘑菇云,核弹不见了。时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院长的邓稼先,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寻找核弹,当他们费了很大的努力找到那枚没有试爆成功的核弹时,又是他,把生命置之度外,一步一步走向那颗已经残破而且有极大辐射性的核弹,站在沾染最重的源点。我们知道,在这个地方多待一分钟,就意味着生命离死神更近一步。他直到查清楚原因,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车上。就在这一次,他遭到了极为严重的钚239的辐射伤害,放射线摧垮了他的健康防线,使体内的癌细胞空前的活跃,它们疯狂地吞噬他的生命。他拖着病体,依然坚持工作在第一线,研究中子弹,几次晕倒在实验场,直到生命的最后。当我讲到这里时,有的同学眼睛湿润了,他们被邓稼先为科学献身、为祖国国防事业献身的精神感动了。我总结道:正是由于像邓稼先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我们才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军事大国,我们的综合国力才不断增强。这时有同学主动站起来说:“我们一定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为‘强我中华’而努力。”   历史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太多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中的有关文学素材,让学生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   高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