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钢琴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docVIP

利用钢琴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钢琴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doc

利用钢琴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摘 要: 目前高校钢琴课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教师大多注重演奏技能的培养。本文从钢琴技能课教师的视觉角度出发,通过总结中外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总结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认为把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灌注在钢琴教学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校钢琴专业教学 钢琴作品 爱国主义思想      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教授形式大体分为一对一、一对多的专业课和理论式共同课。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表现更为积极主动,考虑到主专业的技能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将来找工作的需要,教师和学生都会不自觉地追求更高的演奏技巧,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全新要求。   目前,社会正在向多元化发展,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许多人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己,一味追求金钱和享受,几乎很少有机会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事实上,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指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从广义上解释,具体表现为:捍卫祖国疆土和民族;宣扬祖国千年历史和文化。从狭义上解释,体现在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出一份绵薄之力。   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专业课,为了提高专业修养和技能水平,要接触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例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民族主义时期和现代时期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中都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   一、巴洛克时期钢琴作品中隐含的爱国主义思想   巴洛克时期(大约1600―1750年)宗教盛行,音乐非常精致,注意细节。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和亨德尔。出身于德国的巴赫长期在教堂任职,深受宗教环境、气氛、音乐的熏陶,同时,他看到了经历三十年战争后的德国,经济落后,人民苦难深重,巴赫利用严密工整的音乐形式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他的音乐充满人情味和人文主义精神,通过音乐来表达对世界和平和追求安宁和谐生活的渴望。巴赫的键盘音乐素材大多来自宗教文化和德国民间传统音乐中,由他创作的古钢琴组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清新自然、极具生活气息。人们听着巴赫的音乐可以身心放松,感受最纯朴的心灵之美。   相较于巴赫来说,出生于德国的音乐家亨德尔的键盘音乐则少些。他喜好用气势雄伟、雄辩滔滔的大线条表现音乐,具有宏伟深刻的民族性格和深刻的哲理性,发人深省。亨德尔的《G大调第21夏空》是他最优秀的古钢琴作品之一,主题庄严缓慢,全曲富有气势,表现开朗积极的性格特点,音乐旋律无不体现出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勇往直前的直率精神。   巴赫与亨德尔分别把质朴谦虚和庄重华丽的不同音乐语言融于自己的钢琴作品中,无论是巴赫那样默默祷告、沉思忏悔自己的灵魂还是亨德尔那种灿烂辉煌、激愤人心的形式,都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深厚向往和热爱。   二、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作品中隐含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个时期的法国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的特征就是:反迷信,反宗教迫害和专制,呼吁平等和平,渴望个性解放。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具有破茧而出的坚定精神,纯朴、乐观的特质。1775年,莫扎特返回家乡萨尔兹堡期间创作的第六首《家乡奏鸣曲》(KV.284)使用了巴伐利亚音乐元素,表达了朴实纯真的民族情结。《a小调奏鸣曲》(KV.310)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印证了当时莫扎特正值母亲病变、生活困苦等一系列打击,尝尽了世间心酸,然而又不得不为换取面包而为贵族服务的无奈。该作品中第一乐章充满紧张感的低音和弦依附着高音部的附点音型表达了作曲家对宿命的挣扎,以及对光明、自由、正义和尊严的追求。《A大调钢琴协奏曲》(KV.488)是一首抒情协奏曲,渗透着温婉、诚挚的情感,每一个乐章都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表达了他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情感。   贝多芬作为最后一位古典乐派大师,他冲破了形式和贵族趣味的束缚,将人的主观情感和个性挥洒到极致。例如:钢琴奏鸣曲第2号(献给海顿)中朝气蓬勃的音乐旋律表现了他倔强不屈、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作品10号之三的第一乐章主题凸显了英雄特征,把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贝多芬借助对大自然的酷爱,于1801年创作了作品28号《田园奏鸣曲》第一乐章就塑造了质朴、宁静的田园风情。《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黎明”让人领略了大自然神奇的声响。贝多芬大胆地冲破了枷锁,用顽强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宏伟的气魄引领一个激情奔流的时代。   三、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个时期的欧洲风云变幻,许多国家像波兰、匈牙利那样长期遭受压迫凌辱,作曲家们利用不拘一格、夸张和梦幻的手法来抒发自己对民族的理想和抱负,钢琴家们感同身受着祖国被奴役的苦难,当现实与理想无法统一时,他们只能把梦寐以求又无法实现的情绪寄托在幻境里,具有鲜明的个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