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过程法研究.docVIP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过程法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过程法研究.doc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过程法研究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该差异思维根源的基础上,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语言实际,提出了一个以网络为依托,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思维校正,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写出合格英语文章的模式。   Abstract: The thesis begins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furthers the study by tracing the origins of the dif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e thesis develops a process-oriented model of English passage writing for non-English majors which proposes that non-English majors, with the help of websites, adjust their thinking to write a correct passage.   关键词: 和谐;辨证思维;网络;过程   Key words: harmony;dialectical thinking;network;proces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263-03      1中西思维差异概述及溯源   众所周知,西方海洋文明起源于希腊半岛及其所在的地中海周边地区,而作为东方文明范例的华夏文明起源于亚欧大陆东部。生活在地中海周边,以捕鱼为重要生活方式的西方古先民在风浪来袭时候,往往处于避无可避,退无可退的情况。日积月累,这些地方的人们发展了以斗争性为特征的个性。 而生活在亚欧大陆东部的华夏先民在遇到猛兽等危险时候,可以爬上树,钻入洞穴或以其他屏障作为依托,这一生活状况造就了中国古代先民以同一性为特征的个性。   地理坏境也塑造了东西方人不同的时空观,相对来说,东方人以空间为有限,时间为无限,而西方人却以时间为有限,空间为无限。这一时空观又导致了东方人的圆融体悟哲学和西方人的扩张分析哲学。在东方人的眼睛里,人和世界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强调通过体悟自身而实现对世界的和谐把握。西方人认为人和外部世界是对立的,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一步步探索和殖民,才能实现对它的掌控。东方哲学是美的哲学,西方哲学是真的哲学。   东西方人不同思维模式的又导致了他们大相径庭的思维方式。连淑能(2002)曾经概括过十条中西思维差异:伦理型与认知型 综合型与分析型 主观型与客观型 感知型与逻辑型 想象型与实证型 模糊型与精确型 聚焦型与发散型 后顾型与前瞻型 内向型与外向型 归纳型与演绎型。我们认为从思维载体上来看,东方人重视形象思维,西方人强调抽象思维。   2汉英语言差异:中西思维差异的体现   中西思维差异突出表现在汉英语言差异上,而汉英语言差异在语义,语法(词法句法)语用修辞方面的都有突出的体现。   从语义上看,汉字是象形形象文字,这是由于处在陆地的华夏先民有时间(可以在安全的洞穴等屏障里)和物质载体(地上、树木及崖壁上)刻画外部世界的面貌而不必担心猛兽的侵袭。英语是像声抽象文字,这源于暴虐的海洋没有给爱琴海上以渔业为主要生存依托的古希腊人提供刻画外部世界的时间和物质载体。汉语可以依形赋意,观察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形旁往往可以推知该字的大致意思。这一语言特质进一步强化了东方人的形象思维倾向。英语词汇是依形赋声,根据其拼写,我们可以大致推知的是其发音,意义和形式间联系较间接,主要靠人类的二次编码获得(虽然少部分英语字母组合的发音象征着某些意义,但受声音特质的影响,这一线索甚为模糊和抽象),这一事实反过来又强化了西方人的抽象思维。   从语法上看,汉语的词汇结构有着归类的趋向,倾向与把一个新的事物归入已知事物的类别里面。而英语倾向于用新的词来表达新事物。比如汉语里面的各种词汇的树往往是以X树的形式出现,而英语里面的不同的树却以各种不同的词汇的形式出现。这是东方人伦理型思维和西方认知型思维的体现。   汉语动词丰富,倾向与用一个动词描绘一个过程,这反映了中国人的综合型、感知型以及模糊型思维。英语介词丰富,倾向于用介词刻画动作或事件的详细历程,这是西方人分析型、逻辑型和精确型的思维特征的表现。   汉语的话题主语体现了东方人感知型和模糊型思维特征;英语的概念主语体现了西方人逻辑型和精确型思维特征。刘宓庆(2005:iii)认为“汉语是极富感性(perceptability)的语言”。从语法特征上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