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根之旅 古城西安.doc
寻根之旅 古城西安
2005年的春天,随一家企业到他们远在西安附近的天然药物基地采访,作为总部与基地的沟通活动更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每年清明都会有部分员工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西安古城寻古、黄帝陵祭祖。看起来这是比较有意义的一种企业文化,将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的祭拜作为增强企业内聚力的一种手段。跟随他们一路千里驱车从华北大地前往黄土高原,整整用了12个小时,全程都是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但从辛苦角度而言却要远胜于坐火车了。自古祭拜祖先之事,都要风尘仆仆千里返乡,容不得半点歇息,方才显得那份恭敬,还深恐误了清明的时节。
同年,台湾地区国民党和亲民党主席连战、宋楚瑜那趟踏遍关中的“寻根之旅”成为华人世界的新闻焦点。他们为什么要先到西安,先去祭华夏之祖,而不先回家乡祭祖,我想这就是国人常说的“认祖归宗”吧。轩辕黄帝是海内外公认的人文初祖,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先后都有题字,立于庭中;特别是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共祭黄陵时,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字体汪洋姿肆,飘洒俊逸,雄健有力。凡有大事必告祖先,走进轩辕黄帝陵可以见到抗战胜利时写的祭文。香港、澳门回归时更有纪念碑铭,历朝历代奠祭皇帝留下的碑文,虽已残破,却全都摆放在院中,依稀可见当年皇帝和群臣祭拜轩辕黄帝的胜景。想到有朝一日,那块将伫立在黄帝陵中的祖国统一的纪念碑将会由谁来写,还是一个很大的悬念,但至少两岸人民已经在轩辕黄帝脚下许了大愿,有因必有果,就一定能够实现的。
早春的陕西已经相当热了,特别是黄土高原更比华北燥热,仿佛夏季提前到来。在陕西黄陵县桥山,清明节前一天的黄帝陵龙旗飘扬,工作人员都忙碌着准备着第二天也就是清明节的国家公祭典礼。在黄帝陵后面的桥山上,又新建了全部由花岗岩建筑的祭祀大殿和可以容纳万人的广场,和南面古老的黄帝陵相呼应,成为现代黄陵的重要标志。黄帝陵山前有很大一片水景,这在缺水的陕北其实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人工湖,正门西侧还有几排砖窑让人想起这是典型的陕北风光,构成山环水抱的古典陵园的美。来者需要走过一座石桥,再沿着高高的台阶走上去,抬头才能看到肃穆的黄帝陵大门,可以说是古典陵园建设的完美体现。桥山前的湖水被称为印池(龙池),系由沮河古道改建而成,占地300余亩,蓄水量46万立方米。满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据说全国共有黄帝陵七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只有陕西西安北面桥山的黄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想必这一选择也是经过历史专家经过多年详细考证的。黄帝陵再往北去不远就是著名的延安了,那是一个改变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地方,不知道这是否有着某种契合。
华夏腹地,八水绕长安,人杰地灵,一幅王城气象。去西安看什么?看文物还是看文化?寻什么?寻新奇还是寻根?1100多年,这里先后有12个王朝建都,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秦始皇一统华夏的首都,是盛唐传奇的见证,更有近代风雨恩恩怨怨,难回首。古罗马的奥古斯都曾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这句话用在西安上最为合适不过了,在西安的地上地下,前尘往事无数,在西安的周边静卧着汉唐皇陵无数,堪称“秦中自古帝王州”。帝王陵墓之中,秦始皇更是独领风骚。
中古以后,西安和国都无缘,宋、元、明、清皆不在关中定都,这是华夏文明走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起源于关中,又岂能永附于关中?西安这座城市,是世界第一座百万人的大都市,尽管不做帝都已久,但“一砖一瓦,都是皇城记忆,一坊一塔,尽皆帝都气象”。虽说一道无形的历史帷帐从此让西安和后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远离,却成了热衷于文化寻根者们难忘的故都之一,当地文人更以“废都”调侃。其实谁都知道西安不仅远没有废,大唐后的1000多年,一直紧随着历史的步伐,并以关中文化之都和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并称,极具地方特色的绘画和文学,浸淫着古典之美。秦川大地每有著名的文物出土,都让当地的文人们平添无数话题。不知道旅游圈流行的“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说法是不是最早从陕西开始的,陕西陵墓和庙宇之多堪称中国之冠,就算是驱车天天看,没有个把月也看不完的啊。
不过,有一座陵墓属于例外,它不是一般的坟墓,是奇迹。若是寻前朝之根,就不能不来秦陵一看。西安灞桥东去10余里是秦始皇的陵冢,诗人李白称“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言下可见这座秦陵的规模,李白当年不知道秦陵有兵马俑和丰富的地下文物,而那种恢宏气势还是深深震撼了千余年之后的诗人。记得在一部国外拍摄的金字塔的纪录片中,把秦陵作为中国的金字塔作为列举,从卫星地图上看也的确如此。和汉唐帝王以山为冢的做法不同,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是典型的人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飞机座舱透明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pptx VIP
- 十年(2015-2024)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真题与模考试卷汇编16-定语从句a原卷版(含答案).pdf VIP
- AQ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试卷.docx VIP
- 香丽高速公路第八标段弃土场.docx VIP
- 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南方医科大学2006级医学影像技术学试卷.pdf VIP
-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ppt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件.pptx VIP
- GB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