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茶道之“和”.doc
日本茶道之“和”
摘 要: “和”的思想源泉可以追溯到儒道禅三家的核心思想:“中庸”、“大和”、“空无”。重新审视、析解东方的和谐美,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日本茶道中的“和”为中心展开研究。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的茶道经过历代大师们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完整、成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茶道,它对茶道形式和禅的教义的重视远远胜过对茶汤香味的追求。日本茶道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涵盖了日本人的生活规范,是日本人表现其民族审美意识的最高形式。本文通过对茶道各元素的分析,探讨中国和谐思想在日本茶道中的实现。
关键词: 日本茶道 “和” “和敬清寂”
一、引言
茶文化源于中国,传入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茶道。这也是日本实践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使中国茶文化在日本本土化的产物。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据日本文献『茶经祥说』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公元729年)4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传『盘若经』,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年―公元770年)初期。弘仁年间(公元810年―公元824年)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等为主体展开的茶文化,形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其为“弘仁茶风”,此阶段成为茶道发展的起源阶段。第二阶段是室町时代(公元1333年―公元1573年),这一时期诞生了村田珠光、武野绍欧、茶圣千利休三大茶师。对茶道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阶段是真正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わび茶”的形成时期。从国风文化(平安时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逐渐融合并获得独立,至16世纪日本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已摆脱了纯粹的中国模式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村田珠光在华丽的书院茶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茶汤简素的风格,提出了“わび茶”的概念。他的审美观不仅表现外在的形式美,而且注重宗教的还原式的内省美,他将追求华丽的书院茶风改成了尊崇自然和乡间茶具的草庵茶风。继珠光之后,武野绍鸥将日本的和歌理论导入茶道,将日本文化生活中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草庵茶道。绍鸥之后,由千利体集大成,从形式到内容上确立了草庵茶道,为茶道礼仪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5世纪末,茶道完全脱离了宗教,成为独立的礼法,茶道由此正式确立。第三阶段是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公元1868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了茶道,建立了“家元制度”,最有名望的是“三千家流”。这一时期是日本茶道的辉煌时期,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点的茶道。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以来,茶道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其文化内涵加深,时代感增强,以及形式上更具民族特色,等等,形成了现代的茶道。日本茶道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涵盖了日本人的生活规范,是日本人表现其民族审美意识的最高形式。
日本茶道主张以“和敬清寂”的心境来饮茶,以便修养精神。“和敬清寂”归根结底是中国的和谐思想的体现,和谐思想是“儒道释”三家思想的核心。
无论是儒家提倡的“中庸”,还是道家崇尚的“大和”,以及禅宗所追求的“空、无”,其核心思想都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人自身的“和谐”、“均衡”、“统一”的永恒主题展开。和谐思想为我们综合东西方各种宗教、哲学和价值提供了方法,使现代人可以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建立更高层次的和谐关系。重新审视、析解东方的和谐思想,对于促进中日两国乃至东亚共同体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茶道各元素的分析,探讨中国和谐思想在日本茶道中的具体体现。
二、“和”在日本茶道中的体现
日本的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而“和”是这四理念中的首项。
日本圣德太子的《宪法十七条》强调以和为贵,上和下睦,事理自通,何事不成。在茶道中所谓的“和”,就是客人与主人之间不存在隔阂,相互和合,成为无宾无主的一体状态。
中国的“和”之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精神,其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人与客体之“和”、人与人之“和”、茶人自身的身心之“和”。下面对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人与客体之“和”
本节主要从露地、茶室这两大客体分析人与客体之“和”。
露地是隶属于数寄屋(离开主屋,作为独立建筑的茶室)的庭园,即茶庭。它分为外露地和内露地。
那么,露地是如何体现人与自然之“和”呢?茶室虽然是草庵茶室,却是建在城市之中,这样一来,占地面积就不可能大。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要营造出“市中山野”的气氛,首先要在露地上下工夫:一进入外露地,就是刚洒过水的石板路,空气清新,这让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