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里的“大同世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镜花缘》里的“大同世界“.pdf

《镜 花 缘 》里 的 “大 同 世 界 ” 柳 杨 (渤海大学 中文系,辽宁 锦州 12 1000) 摘 要: 李汝珍的 镜《花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虚构,为读 了小人 国的诡诈 ,歧踵 国的刻板 ,白民国的金玉其表 ,败絮其 者展现 了一个光怪陆离、变幻无穷的海外世界,并竭力对现实 中,淑士 国的迂腐穷酸 ,两面国的势利 ,穿胸 国的心离本位 , 世界进行揭露和扦击,寄托 了自己对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 厌火 国的强行索讨 ,结胸国的好吃懒做 ,等等 ,对现实社会 的 关键词 : 镜《花缘》 大同世界 礼治 儒家思想 厚积弊俗进行直接的抨击 ,从 中不难看 出作者想象中的乌托 邦正是乾嘉学派所倡导的儒家大 同社会理想 ,主张全面恢复 我们无法忽略这样一个细节: 《镜花缘》里作者心 目中的 三代 礼“治”。 理想国是君子国,此地的大致状况是: 唯善是宝 ,礼治。世俗人 李汝珍心 目中的 “理想 国”是对大同世界的个性解读 ,他 文 “莫非天朝文章教化所致”,总之是典型的儒家理想社会 。但 强调人们生活的富足、闲适 ,人与 自然环境的相协调,着重描 是小说 中作者最后并没有让唐敖留在君子 国,而是让大风把 绘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精神 自由,一种超越物欲的自我满足感 他送到了虚无缥缈的小蓬莱,让他 撒“手尘世而归趣仙道”了。 ⋯⋯不管幻想的国度如何神奇缥缈 ,它们之中有一点是共 同 从古至今 ,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未停止。在西方 ,这 的,那就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想化叙述 。这种理想化叙述 种平等、自由,人人丰衣足食的理想生存环境被称为乌托邦; 的核心是掩盖在平等 、和谐 、无私 的人际关系之下 的一个 “礼 ” 在中国,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完美社会理想拥有一个更为浪 字。在这里,父子有伦 ,长幼有序 ,夫妇有别,王权被拒之门外, 漫的名字:世外桃源。事实上 ,无论是西方的乌托邦还是中国 人人在享受无限 自由的同时又 自觉悟守令这个社会得 以维持 的桃花源,其精神 内核都与儒家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有异 的礼制。这些幻想 中的国度用各 自不同表现形式告诉 了我们 曲同工之处 。 同一个道理:有 了建立在礼制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才会有真 关于大 同世界的论述 ,《礼记 ·礼运》篇 中有这样一段 : 正 自由平等 的理想社会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同样是在 礼《记 ·礼运》篇中,孔子说 夫“礼,先王以承天之 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 道,以治人之情 ,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可见,礼的产生合乎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天道 自然 ,配以一定的仪式规则来治世 自然顺应民意了。可是 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 闭而不兴 ,盗窃乱 从春秋时代开始,诸候纷争,“国家”的概念使人的思想变得局 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限,政治等级制度的不断加强不可避免地冲击到刚刚成型的 仔细分析 礼《记 ·礼运》篇中关于大同世界的描述可以看 关于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 ,整个社会开始进人 “以礼人法 ,礼 出,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与 礼“”字密切相关。其中 “⋯⋯选贤与 法并用”的时代。纵观整个 中国封建社会 ,其实质仍然是以礼 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 治为核心,以儒家的 “三纲五常”为道德标准的社会 ,但这 已经 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全然不是儒家最初设想 的大 同社会 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