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与人文的博弈——当代中国德育发展趋向研究.pdf
2009 年 12 月 河北师拖大学学报/教宵科学版/ D配. 2009
第 11 卷/第 12 期/ 、κlURNAL OF HE臼EI NOF司MAL LII咱IVE问SITY/Ed.路atiα181 Sci 田lCe Editi饼、/ Vol. 11 No. 12
{观察与思每1
科技与人文的博弈
一…当代中国德育发展趋向研究
段新明1 ,杨霞2
(1.温州大学数师敏育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2.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确郁,山西临汾 041004)
摘 哥:当代中国德育约发展源房子科技实践,科技与人文的分裂是#发展过穆中面临的主要矛庸,交往
理性是化解这卢矛盾的关键,道德学习和终身德育则是解决这种矛瑜的突破口。
关键词:科技;人文;当代中国德育s 发展趋向
中圃分类号:G410 文献栋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413X(2009) 12-0023嗣04
在当代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将科学知识权威化
~捕世界的统治和剥夺直接导致了教育括动的精神
和实用化,将技术意识和技术行为工具化和功利化。
婆缩和道德性的快失。因此,科技对于教宵、德宵的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科技与敬宵之间的联系过于僵硬, 推动机制可以从这样两个为困来理解:一是正向显
缺乏张力,工者的共同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聚焦在人
性的,这主堕体现在科技的认知和创造能力,通过这
力资洒的深度开发,没有过多地顾及和考量人的发 种能力,人类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是控制和改造外
部世界与自我内在意识世界的信心与勇气;二是逆
展和心理需要。科技与德育的合作普油发生在生存、
向隐性的,当教育实战在科技的引领下以规模化和
生产和物质领城,而在人的生命、生活和精神领域的
集约化的方式发雕时,教育的许多服初特征和经典
掏避尚未得到光分的显现。教育事业是具有技水性
•
品质逐渐遇化,这是造成当代德育潜在风险和危机
的操作过程,但是,不能把教育仪仪视为技术性的活
的深刻根摞。
动,只注意教育事实的描述、解释与预测,阳忽视对教
真兰指出,当代超级专业化的深奥的技术科学
育主体的把握,只关心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而不对
教育目的本身的合理性提出批评。(1)俐的
和公民之间的加深的鸿沟,施成了认识者和公民之
间的工5E性和彼此的分裂。在这种条件下,把政治
一、科技是推动淄代中国德商发展的功
还服为技术和经济,把经济还服为增低,失去了方位
力和源泉
标和视野。所有这些导致公民的爱国心和责任感的
科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方式,
削弱,逃避到私人生活中,交替处于麻木状态和激烈
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活动具有·不间的特点、麟性和
反叛中。这样,民主的制度尽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