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锁定”在方言中的民间文化记忆.doc
“锁定”在方言中的民间文化记忆
摘 要: 《李十三十大本》是清代乾嘉时期陕西戏剧家李芳桂创作的碗碗腔皮影戏剧本。作为以特定地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作者使用关中方言。剧中人物,特别是社会下层人物的对白,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姚婆”、“地方”、“乡约”、“外姓之人”等方言词语承载了关中地区的民间生活和历史文化信息。方言已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这意味着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文化正在消亡,因此应该对方言所负载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研究。
关键词: 《李十三十大本》 关中方言词汇 民俗文化 历史记忆
李十三原名李芳桂,清乾隆十三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蔺店乡李十三村,卒于嘉庆十五年,是著名的碗碗腔皮影戏剧作家。李十三追求科举功名,19岁考取生员,39岁乡试中举,48岁、52岁曾两次进京参加会试未中[1]1-2。他51岁时曾出任陕西省洋县儒学教谕一年,一直在乡村教书艰难度日。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李十三热爱在关中农村流行、深得百姓喜爱的碗碗腔皮影戏,毕生致力于戏剧创作,传世作品被群众称为“十大本”[1]1。1999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文体局将其十本三折剧作结集印刷,名为《李十三十大本》。后渭南师范学院王相民教授以民国初年本为底本,参照1963年村民重抄本及1999年印刷本,整理、校勘、注释,编成《李芳桂剧作全集》,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
当地群众出于对李芳桂戏剧的热爱,称其作品为“李十三十大本”,作者出生地之村名“李十三”遂代替其本名广为传颂。本文从历史承传角度称其作品沿用“李十三十大本”说法。《李十三十大本》有鲜明的文人创作特色,语言凝练典雅,剧中人物,特别是才子佳人的唱词、道白多引经据典,辞藻华丽,有浓重的文言风格。但作为以特定区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总体风格贴近生活,用关中方言写成,剧中人物,特别是下层人物之对白,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
正如语言学家所云:“思想锁定在言辞中。”[2][1]方言不仅是与共同语有一定差异的符号系统,而且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人们“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3]56,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和方言区人们遣词造句的思维模式皆隐含地域文化信息。《李十三十大本》呈现了200多年前广袤的关中平原上质朴的农耕民族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和人们的思想感情。本文尝试解读李十三剧作中有典型意义的方言词语,追寻“锁定”于方言中的民间生活记忆。
一、姚婆
关中方言称继母为姚婆、姚婆子、姚妇、老姚、晚娘。《李十三十大本》中《香莲佩》、《春秋配》、《紫霞宫》都有继母角色。
《香莲佩》中继母张氏心狠手辣,用残忍手段杀死继子呆迷,嫁祸继女魏绛霄因“有外人私交”而招致“奸夫”杀死其弟。剧本第三回“拣柴”写其出场:“姚婆张氏上”[4]7。第七回“钉呆迷”写呆迷与继母张氏对话。呆迷:“人家都说娘是个姚婆子,我只当是窑里烧下的,今日才知道娘是个肉的。”张氏:“我娃精灵过人,才晓得娘是个肉的。”呆迷:“我跛子叔说来,你饥了,把你娘杀的吃了。姚婆肉,连驴肉一样。”张氏:“怎么连驴肉一样。”呆迷:“全没一些人气儿。”张氏:“姚婆子,没人气儿,连肉也没人吃吗。”呆迷:“他还说,姚婆子的心肝,万万吃不得。”张氏:“怎么吃不得。”呆迷:“毒死人哩。”[4]19作者借傻子呆迷之口,表达世人对恶毒后母的憎恨,将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春秋配》“人物”一栏,将恶毒继母贾氏称“姚旦”[4]58。剧中乳娘曰:“切齿恨姚妇。”“背地里咬紧牙关不放,恨姚妇果称得狼心虎肠。”[4]68-69乡村小吏乡约称其“老姚”:“说起老姚,实不能与她追赶。念起姜大哥是个好人,与老姚追赶追赶。”[4]82
后母又称“晚娘”、“继母”,皆不含贬义色彩。《春秋配》第三回“拷莲”写贾氏上场云:“女儿们称晚娘。”[4]66第四回“拣柴”中姜秋莲称贾氏为“晚娘”:“在家中受不过晚娘拷打,随乳娘到郊外来拣柴花。”[4]72第三回“拷莲”中姜秋莲称贾氏为“继母”:“劝乳娘你休把继母毁谤。”[4]69
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渭南地区歌谣集成》收有数篇写恶毒继母虐待继子女的歌谣,“姚婆”被书写为“妖娘”、“妖婆”。《亲娘妖娘不一般》:“妖娘打娃没疼热,一根铁棍打成三截截。”[5]251《妖婆狠》:“娶下妖婆不爱我,把我打得去拾柴,一下拾到日头落。”[5]251在民间文学中继母的确是令人憎恶的角色,这反映不良继母虐待继子女的现象在民间比较普遍。
尽管民间普遍将继母视为反面形象,但也有心底仁厚的继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如《紫霞宫》中的郑氏是一位善良继母。剧本“人物”栏称其为“正旦”[4]227。第一回“应试”中谷梁栋云:“继母郑氏,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ocx VIP
- 基于Java的汽车租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ocx VIP
- 中医养生,养生膏方功效.pptx VIP
- B16G101-2:中英文双语版16G101-2.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康定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康定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什么是定向运动.pptx VIP
- 《食品企业管理(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马-萨模式”视域下“双减”政策执行制约因素及纾解路径——基于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调查.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