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外的圣地之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尘外的圣地之光.doc

红尘外的圣地之光   隆务寺      隆务寺,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隆务镇西南角山底下有数十座经堂、佛殿及数以千计僧舍组成的佛教园林建筑群,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隆务镇由该寺而得名。“隆务”系藏语,意为农业区。隆务寺,藏语全称“隆务大乐法轮洲”。在安多地区,其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   隆务寺的经堂、佛殿等建筑宏伟壮观,装饰华丽,文物丰富。经堂内供奉明朝皇帝赏赐的释迦牟尼等塑像数十尊,造型精美,庄严肃穆。保存宗喀巴大师法衣一件,高11米的宗喀巴大师像,底座周长26米,通体贴金,上下周围镶嵌金玉宝石,更显得金碧辉煌。还有夏日仓一世至七世的衣钵,成千上万件的法器,精美的壁画、堆绣、唐卡等艺术品,浩瀚的佛教经卷典籍,成为青海省一处佛教艺术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务寺晒佛规模宏大,每次晒大佛,方圆数十里的群众均来礼佛。正月十五日的转弥勒佛活动也热闹非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十六日跳欠活动,更是庄严中带有几分节庆气氛,法王舞和马首金刚舞皆分五场,约两小时后结束,这种活动既带有浓厚的说教意味,又有鲜明的青藏高原舞蹈艺术的色彩,远近僧俗群众都以一睹这一活动为快。      隆务寺的建筑颇具藏族风格,整个寺院坐西朝东,所处地势平坦而宽阔,背山低矮而陡峭。由于隆务地区藏汉族杂居,建筑物亦多为藏汉合璧式。大大小小的经堂、佛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寺周筑有五米高的围墙,在东西和南面开有两处山门,门楼上建有嘛呢经轮,飞檐斗拱,状似城楼。寺北有八座佛塔,称作“如来八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而建。寺后山坡依山势建有夏日仓活佛的夏宫,寺内北侧有90余院僧舍,独家独院,排列有序,围墙皆粉以白色石灰,使之与当地民居有明显差别。   远远望去,隆务寺飞檐斗拱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辉映,一片金光灿灿。这座闻名遐迩的藏传佛教寺院曾一度遭到毁坏。1980年12月,该寺作为青海省重点寺院首批开放,州县人民政府对该寺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多次拨款,又得到当地群众的捐助,将该寺的天女殿、灵塔殿、观音殿、文殊殿、曲哇殿、时轮院、显宗院及密宗学院等一大批建筑物陆续修复。七世夏日仓于1979年圆寂后,为安放其灵骨,专门修建了一座新佛堂,殿内正堂供有七世夏日仓的灵骨塔,塔高10米,外包镀金铜皮,塔身镶满珍珠、宝石、玛瑙,价值连城。现隆务寺已基本恢复原有规模,重现昔日风貌。      相关链接:   独具风韵的隆务镇老城区   隆务镇老城区位于城镇西片,隆务寺南侧。这里地势较低,为隆务河西岸的一级台地。新城区位于隆务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两台地相差近三十米,老城区为原县治所在地,占地面积略小于新区,是青海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区之一,是感受古代高原生活和体会青海地方风土人情的宝贵场所。   隆务老城区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公元1765年前后,临夏、兰州、循化、保安等地回汉商人常到隆务寺一带经商。夏日仓六世活佛为了顺应民意,动员周围群众在隆务河西岸圈地百余亩,建设商人居住地,分上下街,南北城门各一,将散住在周围的商人安置,当时称“克哇加曲”,意为80家商人。   从建筑来看,同仁县城保存较完整的非宗教古建筑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其中主要是旧式民居以及一些商住合用式建筑。建筑风格主要为青海地方乡土式与不同民族形式的融合,其中汉式符号语言最多,传统庄廓布局也有体现。其它民族的建筑语言符号主要在门口及细部处理上有所应用。   从道路布局来看,严谨中不乏灵活,既有Y字型交汇,又有随地形变化而进行的自然弯曲。充分反映出古人适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睿智匠心。   从人文角度看,老城区汇集了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本地老居民。目前老城区民族构成主要为回、汉、土、撒拉、东乡族等。从行业看有半农半牧者,有小型商业经营者,小型加工工业者及少量纯农和纯牧者。这些数代居住在这里的老居民是民俗风情、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老城区建筑古朴自然、谐调,自对岸望去,各式古老宅居自河岸开始,漫过一级台地,与二级台地上的隆务大寺融为一体,古城风韵十分浓厚。在宽阔的一级台地古建筑群中,有醒目的二郎庙、圆通寺、清真寺点缀其中,构成重要的视交点,具有完整的古城风貌。隆务寺、圆通寺、清真寺,藏、汉、回三个不同民族的寺院依地势高低坐落在同一条街上,形成了老城区一道独特的景观。这些建筑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依据地形高低错落有致,形成青藏高原特有的建筑风格,在各式民族服饰烘托下,充溢着深郁的乡土气息。回头望去,高大乔木穿插其中,将一片古城装点得虚虚实实,极富情趣。      郭麻日寺      郭麻日寺距同仁县城5公里,位于年都乎乡的郭麻日村,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内的弥勒殿、坛城殿、时轮金刚塔及郭麻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