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传笺通释》及《毛诗解谊》之关系探究.docVIP

《毛诗传笺通释》及《毛诗解谊》之关系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诗传笺通释》及《毛诗解谊》之关系探究

《毛诗传笺通释》及《毛诗解谊》之关系探究摘要:《毛诗解谊》是胡承珙在写给马瑞辰的论学书信中提到的马瑞辰的另外一本著作。在马瑞辰归田后,它被“重加研究”,融进了《毛诗传笺通释》中。因此,就其前后承继关系来讲,《毛诗解谊》是《毛诗传笺通释》的前身 关键词:《毛诗解谊》;《毛诗传笺通释》;关系 中图分类号:1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30-03 众所周知,在清代的《毛诗》学著作当中,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相反,马瑞辰的另外一本著作《毛诗解谊》似乎知之者甚少。《毛诗解谊》是清代另外一位《毛诗》大师胡承珙在写给马瑞辰的论学书信《复马元伯同年书》中提到的:“承示大著《毛诗解谊》,各条服膺无已。谨就鄙见所及,略为申说,为足下土壤细流之助。”《毛诗解谊》当下无传,那么,该书是佚失了,还是被作者“重加研究”,成了《毛诗传笺通释》的一部分?本文拟一探究竟! 一、《毛诗解谊》 《毛诗解谊》一书,仅在胡承珙《求是堂文集》卷二《复马元伯同年书》当中一见。因此,要想探究这部书,就得从胡、马交游以及胡承珙《复马元伯同年书》这封书信说起 关于马瑞辰与胡承珙的交游情况,马瑞辰在为胡承珙《毛诗后笺》所作的序言中有过描述: 往尝与余同宦京师。余亦喜为《毛诗》。朝夕过从,心有所得,辄互相质问,时幸有出门之合 胡、马二人因均喜《毛诗》,惺惺相惜,故“朝夕过从”,“商榷疑义”,“说多不谋而合”。而胡承珙的《复马元伯同年书》主要是谈论马瑞辰《毛诗解谊》一书中四条诗义训诂的精警以及“语助辞”使用的相关问题。两相对照,不难看出,《复马元伯同年书》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他们“同宦京师”之时 马瑞辰与胡承珙同为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进士。及第后,他们通过朝考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为马瑞辰大父母生日所作的贺文《马丈补堂暨姚太宜人八十寿序》中,胡承珙指出昔日在京城“唱第南宫,斟书东观,游神山而希古,从人海而测交”时,结识了马瑞辰。这就告诉我们,马、胡二人的订交始于他们“唱第南宫,斟书东观”的嘉庆十年 查《嘉庆实录》,嘉庆十年五月四日,嘉庆引见新科进士,同时宣布“馆选”结果。马、胡二人名列“馆选”名单。而寻绎《求是堂诗集》,我们发现,胡承珙这位刚通过“馆选”不久的庶吉士在领取到庶常馆月给钱、写完《八月十二日领俸纪恩》一诗后,便于是年八月十五日离开京城,经历一番漫游后,家居一段时间,直到嘉庆十三年(1808)秋季才进京。期间,马瑞辰也离开了京城,到了江西,掌教于白鹿洞书院。查《嘉庆实录》,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嘉庆召见乙丑科散馆人员,马瑞辰名列其中,而胡承珙则到了嘉庆十四年(1809)四月初九日才散馆。根据马、胡二人上述履历,不难看出,两人“同宦京师”时的“朝夕过从”,“商榷疑义”最早要从嘉庆十三年秋算起 查《清实录》,马瑞辰因宝源局匠人滋事一案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六月间被遣戍盛京。在盛京期间,马瑞辰因课徒有效而被将军富俊“奏赏主事”。对照富俊的任职履历,马瑞辰大约在嘉庆二十三年(1818)九月前后才返回京师。而据《清史稿》胡承珙本传,胡氏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冬,离京赴闽,任福建分巡延郡道,随后道光元年去了台湾,而于道光三年因病乞假归里,以后再未到京师。两相对照,《复马元伯同年书》最迟应该写于嘉庆二十四年冬,而如果再考虑到马瑞辰的谪戍经历,这封书信的最佳写作时间应该是嘉庆十三年秋到嘉庆二十一年六月之前这段时间 根据上述考辨所得《复马元伯同年书》写作时间,不难看出,《毛诗解谊》的最迟完成时间是嘉庆二十四年冬。而据《复马元伯同年书》的最佳写作时间来看,《毛诗解谊》很可能完成于嘉庆十三年秋到嘉庆二十一年六月这个时间段 据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自序》,《毛诗传笺通释》初名《毛诗翼注》,完成于道光十五年(1835)四月既望,“历时十有六年”。由此而推,马瑞辰始作此书时间当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对照《毛诗解谊》最迟完成时间以及《毛诗传笺通释》初名,很显然,《毛诗解谊》并非是《毛诗传笺通释》,而是马瑞辰的另一本著作 二、文本条目比较 《毛诗解谊》当下无传,仅有四条训诂条目存于胡承珙的《复马元伯同年书》中。下面,我们就通过考察《毛诗解谊》留存的四条训诂条目,对照《毛诗传笺通释》相关文本,来看一下能否探究出《毛诗解谊》与《毛诗传笺通释》之间的关系 其一,“辰牡”条。《复马元伯同年书》: “辰”当为“麇”,“麇牡”与“睐牝”句法相似。承珙案:襄四年,《左传》“思其扈牡”亦以“唐”为牝鹿与“牡”对言。是古人确有此句法也 《毛诗传笺通释》: “辰”当读为“麇”。《尔雅》:“麋,牡唐,牡麇。”《说文》:“麇,牝麋也。”“辰牡”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