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咎辞职问题探究述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引咎辞职问题探究述评

中国引咎辞职问题探究述评摘 要: 从2000年至今,伴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引咎辞职相关规定的出台,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两次高潮。无论是从政治学角度还是从行政法学角度,研究文章大多依照“问题――应对”模式,即先说明什么是引咎辞职,再阐述中国建立引咎辞职面临哪些困难,最后再提出一些制度设计上的建议。但是研究中也表现出理论依据不足、对引咎辞职定位模糊、忽略引咎辞职后果等问题,这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注意 关键词: 引咎辞职; 问责制;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D0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1)04-0056-03 A Review of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and Resigning” Research in China DAI Mu-mao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Since 2000, along with the setting up of regulations and laws of culpability by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cholars have done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of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and resigning” (yinjiu cizhi). Scholarly interest was particularly high at two moments. Regardless of the researchers political views or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administrative law, most research follows a “problem――resolution” model, i.e. they define culpability first, and then they analyze what the problem is in China and then finally offer some solutions. In these researches, some weak points reveal themselves, for example, they lack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hey are unclear about whether solutions should be legal or moral, and do not address post-resignation issue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ose problems in later research. Key words: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and resign; accountability; system constructio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部门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推动引咎辞职的实行,一时间高官们引咎辞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但人们随即发现,在高调辞职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低调复出,于是关于引咎辞职问题的讨论也就更加激烈起来,学界中涌出诸多讨论 一、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对中国引咎辞职问题研究状况加以总结,所选取的数字资料库为:CALIS数字图书馆资源统一检索系统、google学术搜索、google图书搜索、新浪爱问“引咎辞职”相关的书目和文章。由于本文关注的是官员引咎辞职问题,所以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对于企业总经理或体育俱乐部等领导人的引咎辞职问题自动将其排除 从1957年至今的参考消息中有29篇文章与“引咎辞职”相关,其中大部分内容(24篇)报道的是国外政要因领导不力或是陷入丑闻而引咎辞职的消息;1960年至今的人民日报图文电子版中有61篇涉及“引咎辞职”的文章,其中报道国外政要辞职消息的有25篇,报道中国各级政府官员引咎辞职消息的有21篇,研究引咎辞职问题的有9篇。通过对比中外官员引咎辞职的报道可以看出,国外辞职人一般处于高位,比如首相、部长、党的主席,而中国辞职人的职位则比较低,多数是市级、县级[1][2][3],甚至是“村官”[4],只是偶尔出现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北京市长孟学农、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等“重量级”官员引咎辞职的局面。这说明我国与国外对于引咎辞职的主体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