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黔诗纪略》文献学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黔诗纪略》文献学价值

论《黔诗纪略》文献学价值内容提要: 莫友芝《黔诗纪略》是收集保存明代贵州诗歌的第一部大型诗歌总集,汇两代之心血,历二十年之役,以内容之富赡,体例之特殊,考证之精审而名冠学林。今从其对版本目录学的贡献、校雠典藏的价值等为切入点,对《黔诗纪略》的文献学价值进行论析。? 关键词: 黔诗纪略 版本目录 校雠典藏 文献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4- 113-115??? 《黔诗纪略》又称《贵州诗纪传证》,是莫友芝有感黔中文献散佚,欲以一书纪之,又“黔自元上而五季,皆土官世有,致汉唐郡县,几不可寻。英流鲜闻,安问风雅?逮有明开省增学、贡士设科,文献留诒,乃稍可述。故是编甄录,断自胜朝”[1]P1。故本书取材,自明为始,本欲唐树义、黎兆勋、莫友芝共谋成书,卷之二十一杨文骢传证曰:? 友芝岁壬子之都匀省墓,到贵阳,伯庸挟《山水移集》偕诣子方方伯,饮待归草堂,遂有纪录黔诗之议。甲寅春夏,于遵义湘川讲舍编完明代。当龙友两卷间,而方伯湖北殉难报至。[1]P819 ? 又据莫友芝第二子绳孙在本书《前记》云:? 咸丰癸丑,遵义唐威恪公欲采黔人诗歌荟萃成编,以国朝人属之黎先生伯容,因乱,稿尽亡失。先君任辑明代。旧所征录既多,而黔西潘君(文炳)及先君门人胡君(长新)益相助采拾。迄甲寅夏,得二百十有六人,方外及杂歌谣又卅六首,都为一集,成卷三十。? 由此亦可知,黎伯庸所选清诗未成而亡,唐树义也未待审例而殁,今存《黔诗纪略》仅为明代部分,基本由莫友芝寻访?集,并作传证,后因唐树义子唐炯资助,本书得以出版,故卷首署题“遵义唐树义子方审例、遵义黎兆勋伯庸采诗、独山莫友芝子?传证”。以示不忘前贤诸君首倡之功。实际上,莫氏对本书的?集传证亦数经劫难,汇两代之心血,历二十年之役,以内容之富赡,体例之特殊,考证之精审而具较高之文献价值。史学家萧一山说:“友芝生平,志存文献,思为黔志一书,润色边裔。辑明代诗人诗歌,因诗存人,因人考事,为《黔诗纪略》三十三卷,贵州文献,始灿然可述。”[2]P900? 一、《黔诗纪略》在目录版本学上的价值? 由唐树义子唐炯出资,《黔诗纪略》原稿三十三卷于同治十二年仲夏金陵刊刻成书,民国贵阳文通书局有铅印本,陈履垣于民国35年校辑《独山莫氏?亭丛书》时,《纪略》置于卷首,1960年扬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独山莫氏?亭丛书》,同样将《纪略》置于卷首,现较通行的是由关贤柱以金陵刻本为底本校点、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本子,共收明代贵州作家241人的2406首诗作,另有方外的68首和无名氏作品及杂歌谣24首,共计2498首,莫氏生前仅将所收资料整理审定第三至第二十一卷,然所剩未整理的各卷都有相当完备的底稿,除何腾蛟部分资料因乱损失未补、由莫绳孙请汪梅岑补撰外,其余仍得以保持原貌,其盈尺手稿今存上海图书馆,弥足珍贵。? 目录书之功用,是为“著录部次,条辨流别,将以折衷六艺,宣明大道,不徒为甲乙纪数之需”[3]P15。余嘉锡将目录学本身功用外概述为六,“其四曰,因目录访求阙失……五曰,以目录考亡佚之书”[4]P13。友芝博古通今,精于考证校勘,不独有《?亭知见传本书目》和《宋元旧本书经眼录》等目录学专著奠定其目录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黔诗纪略》的传证校勘对目录学研究同样深有贡献。? 其一,纪录不同版本特征、流传、藏?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如卷一《王教授训六首》小传载:“有《文集》三十卷,见《明史#8226;艺文志》,《千顷堂书目》载其集曰《寓庵文集》,旧记称其诗文雄伟,而国朝《四库全书提要》不存其目,盖逸已久矣。今可见者,惟《月潭寺》一记,《嘉瓜》一颂,律诗五篇。”[1]P6将王训《文集》的流传及各版本著录情况一一考据,实为目录学研究有益参考。又如卷二《太守易天爵先生贵》,传证载“省、郡《志》载其著述,但云有《群经直指》、《竹泉文集》。考《明史#8226;艺文志》:易贵《诗经直指》十五卷。《千顷堂书目》:易贵《竹泉文集》十五卷,朱检讨彝尊《经义考》亦载易氏贵《诗经直指》,佚”[1]P60。对易贵的著述明确考辨,此例颇多,不复赘述。? 其二,保存了诸多亡佚诗集、史料,为研究明代贵州文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堪为目录之用。如孙文恭《学孔精舍稿》,岁甲寅(1854),“麻哈艾茶村先生据其祖侍讲公手录,录副相寄。麻哈旋不守,原稿已烬”。故莫绳孙叹曰:“其他仅赖是编以存者,不知更几何也”。[1]P1故《黔诗纪略》可与《明史#8226;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目录学著作互为佐证,相互补充,为后人目录学的利用和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价值和参考价值。? 二、《黔诗纪略》在校雠学上的价值? 关于本书体例,莫绳孙《纪略》卷首题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